就在姐妹俩互不服气,互瞪成个乌眼鸡似的时候,从门外传来一阵急促地呼唤声:“小姐,小姐,你在里面吗?”
姜荷莲子一听,心里好生诧异,不禁“咦”了一声。
外面喊她的是春华堂的大伙计之一,名叫余香儿,专门负责胭脂水粉这一块。别看余香儿只是个十六七岁的年轻姑娘,做事却素来稳妥,极得姜家人的信任。这会儿她慌慌张张地前来找寻姜荷莲子,多半是出了什么要紧事。想到这儿,姜荷莲子不敢耽搁,忙循声跑了出去。赵四娘姐妹俩见状,也追了出去。
原来方才宋氏在下楼梯时一不小心踩空了,接连往下滑了两级,幸而扶住了栏杆,这才没有摔倒。不过还好,脚没崴着,肚子也没磕着。这事儿原本就这么过去了,谁知却被多嘴的伙计告诉了姜宝胜,他一听立时紧张了起来,一个劲儿劝媳妇儿去医馆看看。可宋氏觉得自个儿啥事儿没有,丈夫完全是在大惊小怪,说什么也不肯去,两人就僵持住了。姜宝胜见自个儿劝不服媳妇儿,忙让伙计把姜荷莲子找回来,想让她一块儿劝说。
姜荷莲子听了,忍不住跺了跺脚:“我娘也真是的,一点儿都不爱惜自个儿,这是逞强的时候吗?省钱也不是这么省的!”
说罢,她也顾不上招呼赵四娘姐妹,转身便往春华堂跑去。
赵三娘见状,心念一动,拉起赵四娘就去追姜荷莲子。
赵四娘边跑边纳闷儿,姜荷莲子要带她娘去看诊,咱俩跟着跑个啥劲儿啊?
不行了,真的不行了!
赵四娘完全跟不上赵三娘的步伐,跑了半条街后只觉嗓子冒烟,就想赖着不走。奈何赵三娘不但腿脚有劲儿,手劲也够大,细胳膊细腿的她完全挣不开。只得咬牙跟上,最后几乎是被拖着进了春华堂。
还没等气喘吁吁的赵四娘平复过来,就被赵三娘一把塞进了姜家的马车,不得不跟着宋氏和姜荷莲子一道去城南看诊。
马车上赵四娘总算是想明白了前因后果。忍不住腹诽道:既然听说有名医,那你就直接把姜氏带过去看病呗!就算你怕上当,想了解清楚那家医馆是否真的名副其实,那你仔细打听打听不就行了,又何苦拉上无辜的我呢?话说。我去能有啥用呀?简直是拎不清!
一路之上,赵四娘差点儿骂翻了肠子,累得不行的她甚至不畏赵三娘的彪悍,由暗翻白眼渐渐变成明翻了。不过此时的赵三娘又是兴奋又是忐忑,实在没空搭理她。故而,一路上风平浪静。
济生堂的总号远离闹市,所在的那条小巷颇为老旧。一般情况下,若不是熟悉周边状况的本地人,其他人都很难找到。不过,由于这家医馆很是出名。还是有很多病人不嫌地点偏,多方打听后上门求医。
这时将近饭点,很多前来求诊的人顾不上吃饭,依然留在医馆候诊。故而,医馆门口外还是排着长长的队伍。
赵四娘见状,立即将赵三娘赶下马车,把排号这个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交给了她,自己则带着宋氏母女去一间位于街尾的铺子里小憩。
这是一间很小的粥铺,里面那个不过三眼的灶台就占据了大部分地方,剩下的地方只够摆下一排窄窄的货架和一个柜台了。看上去铺子里最多只能容纳两个人活动。第三个人进去估计就腾挪不开了。因而,这间粥铺里是无法提供位子的,只能在铺子门口摆下两套小方桌供客人堂食。
这会儿正是粥铺一天中最忙的时候,两个伙计一个负责打粥。一个负责收钱,忙的不可开交,连喘口气的工夫都没有。不过当那个负责收钱的伙计瞥见赵四娘后,也顾不上招呼客人了,忙把手头的活计交给另一个伙计,就跑出来迎接了。
原来这家粥铺也是赵四娘家的本钱。
要问哪儿的生意最好做?赵四娘肯定会说。一是医院,二是学校,三是车站。初次来时,赵四娘就注意到济生堂所在的这条街虽然地点有些偏,但人流量却出了奇的高。不过,这块在赵四娘眼中的黄金地段其周边的餐饮业却不怎么发达。这条街上就只有一家小饭馆,听说是家开了几十年的老字号,只不过里面的东西不咋地,价钱倒死贵。这样的铺子都能在这儿生存几十年?赵四娘打听清楚后,立刻蒙生了也开一家的想法。
只可惜别看这条街上除了济生堂外其他铺子的生意都很一般,但奇怪的是居然没人愿意把自家的铺子顶出去,即便赵四娘出的价钱很是不低。
赵四娘等了又等,才好不容易在街尾租下了一间,不,确切地来说应该是半间铺面。
这半间铺面原是秦记杂货铺的一部分。那杂货铺也是家老字号,算是那户秦姓人家的祖产。只不过老东家在世的时候他两个儿子倒还兄友弟恭,可他一刚过世兄弟二人就闹开了,闹到最后决定一拍两散,立刻分家。分家的时候,哥哥不肯让弟弟,弟弟也不肯便宜哥哥,怎么都谈不拢。万般无奈之下,只得来了个彻彻底底地平分。不但金银细软平分,就连那家杂货铺也给平分了。兄弟二人直接在前铺后居的铺子正中央砌了一道墙,铺面一人一半,后面的屋子和院子也是一人一半。
原本分家之后,兄弟俩还是做着杂货生意。只是哥哥不如弟弟人面广会来事儿,拿货时拿不到弟弟能拿到的低价,很快哥哥的杂货铺就被弟弟挤兑关了门。哥哥自觉不是做生意的材料,便决定把铺面租出去,这就巧了赵四娘了。原本赵四娘想把铺面连同后面的院子一起买下,但那个叫秦来运的汉子说什么都不肯卖,甚至连一起租下也不肯。
经过一番协商后,秦来运依旧只出租铺面,但他同意赵四娘家的伙计使用他家院子里的井水,同时还允许赵四娘在他家铺面里另砌一个三眼灶台。
灶台虽然有了,但实在太小,用来开小饭馆肯定是不够的。无奈之下,赵四娘就决定单做一种简单的吃食。思来想去,她觉着卖粥挺合适的。于是,这家粥铺就诞生了。(未完待续。)
小说推荐
- 黄四娘家花满蹊
- 种田文,老年期爱情 穿越成更年期的老寡妇 鱼尾纹,双下巴,水桶腰,粗大腿 看着像十足的贵妇,过得却是家徒四壁的生活 好在,老寡妇也有春天…
- 都市言情芒鞋女未知
- 最新章:分卷阅读4
- 老赵这一家
- 来到卧室,刘芸抱住公公就亲了上来,双手不断抚摸着公公的后背「乖媳妇,我爱死你了」看到儿媳如此的动情,老赵也非常兴奋的回吻 一手抓住儿媳妇的奶子,用力的揉捏,一手搂住儿媳妇的屁股上来回抚动 同时挺动腹部隔着衣服,用勃起的肉棒用力的在儿媳不断迎凑上来的蜜穴上摩擦 着,每一次摩擦都让两人快感连连。
- 其他综合小强未知
- 最新章:(04)
- 赵氏嫡女赵姝玉
- 其他综合一蓑烟雨未知
- 最新章:【后记】
- 娘娘你家王爷求上位
- 天朝有个摄政王,武能治国安邦,文能执掌朝事,惊才绝艳,无所不能。摄政王府有个极品王妃,琴棋书画一窍不通,吃喝玩乐样样在行。对外,他说,我家王妃年少无知,在很多地方还需要好好学习,有得罪之处,还请诸位见谅。对内,他慢条厮理“爷答应了满朝文武,要好好教育王妃“教…育”某王轻扬唇角,媚惑的桃花眼半眯着“循
- 都市言情黑心蔬菜未知
- 俏娇娘 卷四
- 不过,总是件大喜事,尤其这个爹可是冀州首富 往后吃香喝辣,八辈儿都不愁 漳州有个知县刚上任就被人毒死了 因牵扯众多,又实在蹊跷,潘得许大人推荐 不得不告别亲人,接手这烫手山芋 她一上任就把案子结了 得罪了漳州上下乃至京城的官员,美人娘娘省亲设局 小侯爷千里送靠山,恶鬼吃人,活人献祭 北姚南顾,两大顶
- 都市言情芯蓉未知
- 最新章:第8章
- 聊斋志异-胡四娘
- 其他综合顽童本色未知
- 最新章:【】(7)完
- 农家良田:娘子要发家
- /
- 历史军事七月未知
- 追夫之四 娘子有理
- 听说她的未婚夫要聘请女夫子来教导他的女儿 哈哈,真是天助她也,她正苦无机会混到他身边 就算得过关斩将,她也一定要应征到这个职位 啧,她原以为会困难重重,结果根本没有别的竞争者 因为光是他脸上的那道疤,就足以把许多人给吓跑 幸好她的胆子超大,可以顺利得到这份工作 而面对他女儿丢来的一波波惊喜 她更是兵
- 其他综合若欢未知
- 最新章:第十章【全书完】
- 赵媛媛和家公王老汉
- 言情小说《媛起媛灭,非常好看值得推荐。儿媳妇赵媛媛长得很漂亮,因为是个小学教师的缘故,看起来端庄正派,但她总喜欢穿一件紧身牛仔裤,走路的时候,我叫王老汉,也叫王叔,毕竟是跟我辈分有别,我也只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幻想一下而已,但没想到的是,机会终于来了。
- 其他综合赵媛媛小说媛起媛灭未知
- 最新章:第11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