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九零章可怜的叫价
两淮的盐业,自古就非常发达,素有“自古煮盐之利,重于东南,而两淮为最”之说。
从西汉开始,这里就出产食盐,因有大量的天然滩田,旱季的时候日照长、风力大,是海盐生产的的好地方。
在北宋以前,最大的盐场都在淮南地区,当时采用的,是煮盐法。
虽然古人很早就发现,岸礁上积存的海水蒸发后,可以凝结出少量的盐巴来,但是,大规模晒盐的工艺相对复杂,以当时掌握的技术晒出来的盐,其品质远不如用铁锅煮出的盐来得好。
“自生为卤,人生为盐”,灶户们习惯将自然蒸发而成的叫做“生卤”,高温煎煮出来的才称为“熟盐”。
熟盐可以储存很多年,所以也称之为“老盐”,上了年纪的人对老盐格外偏爱,可以拿来入药,消炎、治疗口舌疮等很有效果,加热后按摩身体,还能疏通经络。
但是,煮盐的生产工艺毕竟落后,产量少成本高,最大的缺点是需要消耗大量的木柴,所以,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晒盐法便逐渐取而代之。
大约明正德年间,由于黄河决口而夺淮入海,大量泥沙沉积于入海边,迫使海岸线不断向东扩展,使得淮南盐区距海日远,给盐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于是,淮北盐场便渐渐兴起,因为降水少,自然条件更加优越,这些新开辟的盐场,便大多采用晒盐法进行大规模生产。
然而,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在沿海滩涂上谋生的人最怕的,便是潮水和台风。
每当海潮漫涨时,盐灶便尽被淹没,遇到强台风过境时,更是狂澜掀起,席卷西侵,人畜和庐舍四处漂泊,众灶户往往家破人亡,惨不忍睹。
北宋天禧年间,范仲淹受命为泰州西溪盐仓监,正值秋潮鼎盛时期,潮水肆虐,盐田荒芜,民不聊生。
范仲淹巡视灾区,耳闻目睹百姓流离失所的惨状,毅然上书修筑海堰,经过四年的艰辛才终于建成。
这道夯土筑就的“范公堤”长近百公里,高约五米,底宽十米,面宽三米有余,大堤施工技术完善,雄伟的堤身犹如一道海上长城屹立于海之滨。
大堤建成后,东御潮卤,西蓄淡水,当年便产生了效果,外出逃荒的三千余户流民陆续回归,渔盐各业重又复苏,此后多年再未出现潮灾的记载,百姓誉之为“捍海堰”。
范公堤的作用,为历代廉正官吏所推崇,纷纷作为任期内的一项保民安邦之举而加以修缮,使得范公堤得以维护和扩充,逐渐向南北延长,到南宋时,这道海堤便已北抵阜宁,南达吕四,全长将近三百公里。
后人怀念范仲淹的功绩,便把这一整段的沿海大堤统称为“范公堤”,明嘉靖七年,海安还在西寺为其修建了范文正公祠,成为千古佳话。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后世的范公堤虽已失却其捍海之能,但仍随着范仲淹的千古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起永载史册,流芳百世……
……
林啸率领着数千人的队伍,一路走走停停,不断在沿途各盐场收购食盐,装车南运。
或因身处“后方”的关系——漕督陈锦做梦都没想到,明军会直接从黄河突然“进犯”,此时虽然清军已全线崩溃,但因信息不畅,淮安府境内的大小盐场,却还在照常生产。
是以,一路上各大盐场货源还算充足,他们的收购行动出乎预料的顺利,走到第四天,当他们抵达盐城的时候,必须停下脚步卸车了。
因为,他们至此已经收购到了大约五千石食盐,合三百吨,五千多人的队伍已经不堪重负,不但大小车辆全都满载,就连每个挑夫都已负重上百斤,再也无力承担更多了。
不过,收了这么多的盐,林啸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因为,对于此行花掉的银子,林啸十分十分的“蛋疼”——不是花得太多,而是实在太少了。
虽然事先也做了点功课,有了些心理准备,但盐民们开出的收购价,却依然低廉得突破了他的心理底线。
每一引白花花的食盐,大概合三百斤,却只需要出价白银七钱——不到半两的价钱。
这是一个可怜到了极致的叫价,林啸默算了一下,五千石食盐总共只开销了1000两银子——这还是他临时决定,将收购价提高到八钱的情况。
虽然他知道,不含赋税的裸价必定不高,但他仍为这个时代官府和奸商的下作恨得牙痒痒。
为了暂时缓解江南诸省的盐荒,此行他打算先行采购一万石运过江去,等两淮局势完全稳定后,再陆续组织人力,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为此,他带了足足一万两银子——要知道,眼下在江南,每一引盐的售价已经高达十六两,这一万石的食盐,便价值五万多两白银。
后来他才打听清楚,在两淮产地,场商给灶户开出的收购价更低——每一引盐只需要白银六钱四分。
但是,运到扬州后,其身价立刻涨到了二两,再从扬州运输到东南诸省发售,即便在太平年份,其零售价也往往高达十二两左右,翻了十倍都不止。
这个高得出奇的价格,可以说完全喂饱了扬州的各大盐商——即便扣除每引三两的税银,再扣除运输费、人工费等各项开销,光运商便能每引赚取三两银子,仅此一项,各大商户每年能赚到白银千万两以上,中小商户也往往能挣个上百万两,堪称可怕。
但是,深受盘剥之苦的百姓却对此敢怒不敢言,毕竟,食盐是人维持生存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为了活下去,再苦再难也得忍受不是……
“是时候把这个资源收归国有,牢牢控制在手里了。”
林啸咬着牙暗下决心。
在这个时代,官商勾结十分严重,国家的核心资源都被变相私有化,导致国库空虚,老百姓更是穷得连水都快喝不起了,不动一动当权者的奶酪,空谈反清复国还有啥用。
要想让这个国家真正强起来,让老百姓真正站起来,是时候义无反顾地跟这些大地主、大资本家斗一斗了。
即便退一步说,在这个商品经济还相当落后的时代,以自己为首刚建立的新型政权,急需一种便于流通交换的硬通货,除了粮食,没有比食盐更适合的交换品了。
另外,食盐不仅是生活必需品,也是现代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林啸很清楚,不久的将来,盐的消耗量将会大幅增长,既然立志工业强国,当然更要迅速接管这个重要的资源……
小说推荐
- 抗战之还我河山
- 一寸山河一寸血,面对国破家亡,穿越回1932淞沪战场上的共和国利刃率领着一队残兵用牺牲绽放出璀璨的光芒,不为荣华富贵,不为青史留名,他只是用鲜血和牺牲告诉侵略者,当东方巨龙睁开双眸怒吼的时候,整个世界都会为之战栗。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抗战之还我河山》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 其他综合汉唐风月1未知
- 最新章:第950章 枕戈待旦(上)
- 大宋之重铸山河
- 那一年,靖康耻,山河国破,二帝蒙尘,公主落难;赵构仓皇逃亡,宗泽高喊过河,岳飞崭露头角;幽州城外,北风呼啸,穿越的少年高声呐喊誓破金贼,还我疆土,重铸山河!
- 历史军事放羊的樵夫未知
- 最新章:第九章 来者不善
- 复我旧山河无明
- 曾用名《无明》秦舟一生,只有爱和恨,心上人和水中月。曾经的国破、家亡,万念俱灰时,佛度了他“贫僧占得将星起,大将出。推演之,当是秦舟”那便待他从头、拾旧山河!只是故人难归,在无尽的忍辱负重中,惟愿他的佛能再度他一次情思之苦“无我,你能不能在你的众生里,稍微腾个大一点儿的位置,放放我呢”he。和尚攻x
- 其他综合叭高兴未知
- 最新章:分卷阅读33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有的人失足摔断腿,有的人失足进了牢房,还有的人失足发了财。赵兵的失足偏偏与众不同,他穿越到了宋朝,成了一位皇子,皇帝的备胎。但他却没有赶上繁华富裕,可以醉生梦死的好时光,此刻蒙古人的铁蹄已经踏遍欧亚,大宋已经名存实亡。乱世求生,他身不由己的卷入朝廷的纷争,投身于充满悲怆的卫国之战中,搅动山河,改天换
- 其他综合让你窝心未知
- 最新章:第1670章 决心已定
- 重生之拱手山河笑
- 冥幽国三皇子冥焱,十四岁上战场,十六岁得封王,未及弱冠便统领万军,本是最有希望夺得至尊位之人!可是塞外玉门关一战,却军机泄露,惨遭埋伏,浑身浴血而归,城门上的一幕,让冥焱如梦初醒。他用心呵护的妻子,一脸娇羞的倚在二皇兄的怀里,眼睁睁的看着他承受敌军万箭穿心之苦,却嘴角带冷笑,满目尽讥讽。最后一口气消
- 其他综合咽泪装欢未知
- 最新章:第 117 章
- 重回大明当太子
- /
- 历史军事漠北忆卿颜未知
- 最新章:第一章 重生
- 吹灭小山河-山河令同人在线阅读
- ta property=og:type ntent=novel ta property=og:title ntent=吹灭小山河-山河令同人在线阅读 ta property=og:ige ntent/files/article/ige195/195504/195504s.jpg ta propert
- 其他综合佚名的小说未知
- 最新章:共饮
- 吹灭小山河-山河令同人完整版全文免费阅读
- ta property=og:type ntent=novel ta property=og:title ntent=吹灭小山河-山河令同人完整版全文免费阅读 ta property=og:ige ntent/files/article/ige195/195498/195498s.jpg ta pr
- 其他综合佚名的小说未知
- 最新章:序章
- 重生之我是大明星
- 宋铮睁开眼睛,看到周围陌生的一切,以及一个四岁大,管他叫爹的小姑娘时,他知道,自己的人生已经发生巨大的转变。
- 都市言情向晚非雪未知
- 最新章: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终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