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主公!息怒……”陈旭劝了半晌才见林阡敛火,心知主公对韩侂胄的憎恶可能还不及韩侂胄对主公万一……想到这里,他不禁叹了口气:“吴曦、辛弃疾接连叛、亡,韩侂胄众叛亲离、孤立无援,恐已处在粉碎边缘,所以疯狂到了极致……今次他倡导官军二次北伐,匆促、慌乱、必败,注定是我们躲不过的灾劫。”
不错,眼下情景,正是当初林阡送方信孺回宋时,陈旭推算过的中等境况——“宋帝与主公仍然不疑,但韩侂胄打破头也要来拖累主公。”
“韩侂胄增兵之举太过愚蠢,令我想起这么个故事:有个人的家门口有条恶犬,每晚的某个时辰都会狂吠,时间一长他便嫌吵,某日,他被旁人怂恿毒倒了这条恶犬,当晚的那个时辰他就被恶鬼缠身……原来,他以为的恶犬其实是他的保护神……哎,韩侂胄就像这个人,不识好歹,认错仇敌,终有一天要追悔莫及。”王敏讲起这样的故事,林阡听了连连称是:“不识好歹!有他后悔!”
“可是……”陈旭听着怎么就不是滋味呢,缓得一缓,问,“为什么要形容主公是‘恶犬’?”
“呃,这个嘛……”王敏才说完就发现不对劲了,尴尬。
“也没错,我在韩侂胄心中,大概就是条恶犬吧。”林阡苦笑一声,片刻,又复痛心之色,“韩侂胄发疯这件事,我最对不住的是方大人,当初教他壮胆对韩侂胄瞒天过海,我是存着‘我率领盟军尽快击垮金军,第五条款项随之消散’的侥幸。可惜,山东的小人也太多,我终究没能用最短的时间打完马耆山,所以,连累方大人了。”这一局林阡并未有任何放水,是因低估了李全和夔王这些小人,才给了林陌和战狼抄后路的机会——
这条动韩侂胄的计策,早在完颜宗浩提出“款项五:枭首”起,林阡和陈旭就了解是曹王府在背后弄鬼。大局观方面,曹王府远胜过从红袄寨入手的夔王府。
“没关系,主公,您要这样想:林陌他就算得逞了,也不过就是给山东金军喘口气而已。”这时,陈旭又劝。
“军师说的是。”林阡终于笑了起来,“不过如此!”内心强大,当然输得起。
放心,弟弟,我会亡羊补牢、将这群乱七八糟的鸭子们赶回去,再把你们这些鲲鹏和夔王府那几只麻雀抓出来继续收拾!可叹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搞这么复杂,仅仅就是为了喘口气这点收益,你笑死我了——
林阡在心里故意把这话强调了好几十遍,他相信,基于双胞胎的心灵感应,林陌能听到这种带着吟儿风格的嘲讽。
看主公笑得云淡风轻,陈旭放下心来,立刻给出建议:“接下来我军的首要任务是对后院降火。不过,在这样一个注定会便宜金军的间隙里,主公务必要教林陌止步于‘喘口气’,而不是产生更多类似于转守为攻的奢望。”
说到林阡心坎里去了,陈旭后半句的意思是,今次盟军最多只能给金军达成目标,千万别让他们捞到预算之外的好处!林阡正好也有此意!
“好。”林阡委实更宁可和林陌战狼过招,但一如陈旭的前半句所言:曹王府只能暂且先稳着,眼下盟军的重中之重,还是要先把后院的鸭子们赶回去。
不对,林阡忽然想换个词替换鸭子,这这这……根本就是蝗灾啊!
多年前林阡曾听玉泽提起,韩侂胄看《失街亭》时,曾自言自语说,怕做马谡,想当诸葛亮。如今回看,一语成谶。
诸葛亮?呵,现阶段韩侂胄排除异己的疯癫样子倒是像极了诸葛恪……甚至,他韩侂胄比诸葛恪有过之而无不及——
连自己人、拥趸、亲信、党羽,他韩侂胄也一样能卖则卖……
“韩侂胄,他到头了。”暗处,史弥远得意地说。
虽说,“用韩侂胄一个人的脑袋去换取整个大宋的和平”买卖很划算,主和派如果像这样发起口号看似还合乎公义、能激得有志之士内心共鸣“诛韩救国,人人有责”……
但割了圣上宠臣的头颅去献给外敌,毕竟也有损国体,更伤皇帝尊严……如何使得?士人多半还是不会同意。尤其圣上,再厌恶韩侂胄都还是惯着他,这导致主和派想铲除他去谄媚金军却师出无名!
综上,症结在于“那是韩相,不是韩贼。”
对此,史弥远是这么打算的——将韩侂胄在圣上心目中一步步降级,悄然而然沦落成罪臣、弃子、国贼……
到那时真要“罪首谋”去迎合金人和谈款项的话,虽然实质上献出的是同一个韩侂胄的头,但是史弥远想,表面看,圣上颜面应该就没那么难堪了。
一不做二不休,史弥远的第一步,正是联合朝中的志同道合者,先把名叫“圣上”的这道最强阻力拆除!发扬愚公移山、水滴石穿的精神去软硬兼施,直到圣上亲手把韩侂胄丞相、太师、平章军国事的帽子给摘了!
史弥远当然还有个更重要的第二步在后面等着,摘了乌纱帽的头最好砍、韩侂胄必须死——借他头颅去结束谈判僵局的我,才能在朝堂将他的所有头衔取代。
天助曹王府,史弥远的野心更在战狼预测之上。眼红韩侂胄的横行无忌久矣,史弥远早就想成为和他一样、专权无上、一手遮天的权臣。因此,这段韩侂胄疯魔的时间里史弥远也完全没闲着,他活跃在韩侂胄号召北伐的每个角落里,到处挖墙脚。
“不能再任由韩侂胄胡作非为!不利于我大宋的江山社稷。”类似的言论太具有普适性,无论是矢志报国的、或是滥竽充数的,都听得进。于是乎,史弥远的计划顺风顺水,本该二次北伐的南宋王师,不管是冷静的还是胆怯的,打退堂鼓的越来越多,迷茫或忐忑的情绪找不到发泄对象,索性一股脑儿吐到韩侂胄身上来:“韩贼误国!”“无能!当什么太师!”
因小见大,官方民间都对韩侂胄的支持率大幅下滑,如此一来,岂能不影响赵扩。
这一刻,史弥远之所以得意说韩侂胄到头了,还因为林阡感到诧异的那一点——韩侂胄连自己的心腹也一样能卖……
出卖是相对的,不光政敌或旁观者攻击韩侂胄,关键时刻,竟连韩侂胄的心腹也开始倒戈!
不得不说韩侂胄是个神奇的人,他能让主和派、中立派、主战派放下成见、统一立场,拧成一股“反韩派”的绳。
一切皆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诸如邓友龙、皇甫斌、李爽、王大节等将领,虽然庸碌无能,北伐时却是实打实地上过战场的,没功也有苦劳,不乏有人深受同僚好评和士兵爱戴。然而韩侂胄只问结果不管过程,战后一律以败仗为由,贬谪、流放。苏师旦更惨,身为第一死忠,怎料竟成了第一背锅侠,被韩侂胄把开禧北伐的罪责全部推到自己身上……
推诿过分,拥趸自危,中立者不齿,仇者快,可以说,韩侂胄是自己把自己作到了这种就快要孤家寡人的地步。
虽然私底下很讨厌韩侂胄、巴不得他死了好,但局势发展到这里相当微妙,林阡所代表的抗金联盟,不可能也不应该对韩侂胄的处境幸灾乐祸,相反,韩侂胄发起的北伐非得他韩侂胄终止不可,否则,朝堂大乱,乱无止境——韩侂胄再怎么自私愚蠢,有一点还是值得林阡肯定的,他是个坚定的战斗者,遇到逆境会拼搏而不是退缩……
只是,林阡明知简单对策却如何能有粗暴插手?江湖和朝堂毕竟是两套不同体系。
“盟王,我军虽晚,后发可制人,动作宜轻,四两拨千斤。”夤夜,杨叶笑而携策,走入林阡的帅帐。
小说推荐
- 南宋风起
- 金陵秦淮风云起,本想逍遥的过完这一生。只是为啦保护在乎自己和自己在乎的人,却意外的让他卷入啦那池死水,为间者,为战者,为政者,为王者各司其职,各为其主,保持着一根微妙的平衡,但是无意中加入的刘淮却打破啦这一平衡,搅动着南宋那一池死水
- 历史军事月上枝头办事未知
- 最新章:第一章 半死不活的穿越
- 南宋英豪
- 南宋乱世,穷苦书生赵福昕与孤儿大牛无意中涉足武林,一步步成为武学大师。他们会为大宋统一而奋斗,还是会称霸武林独步江湖?民族英雄岳飞、韩世忠,贪官张俊,奸臣秦桧一一登场“你们青衣帮不是说以匡扶大宋,救百姓于水火为己任的么”十砂不如一禽星,十禽星不如一兽星,十兽不抵一北辰,北辰内有大结作。那女子身穿白衣
- 其他综合无形兼备未知
- 最新章:人物简短介绍(不断更新,按出场顺序)
- 南宋如歌
- 王曜意外穿越附身到一个两岁孩童张曜宗身上,张曜宗竟是南宋初年岳飞部将张宪的幼子,穿越当天就赶上抄家,一个两岁的孩子能有什么办法?那么提前预知历史进程的张曜宗,会有怎样的成长经历呢?赵构,赵眘,韩世忠,梁红玉,秦桧…这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人是否又会和你想象的一样呢?在中华汉族文明存亡之际,张曜宗又怎么凭
- 历史军事龙之曜坤未知
- 最新章:第七章 洪七是谁
- 猎美南宋
- /
- 其他综合北耕未知
- 最新章:我所知的赌书泼茶
- 狙击南宋
- 一次亚丁湾护航任务发生的意外,狙击手狄烈带着“炮狙”降临到时局混乱的两宋之交 此时正值金军攻破汴京,掳二帝、掠嫔妃、灭北宋,将百年王朝的积蓄劫掠一空之际 财宝、美人、兵粮、人才,一份足以成就王霸之业的战争红利,就这样毫无遮掩地坦露在狄烈的眼前。原本的受益者,只有女真人,但现在,却凭空多了一个。而要得
- 科幻灵异寇十五郎未知
- 最新章:完本感言
- 南宋游记
- 后世特种兵杜雨晖灵魂意外的穿越到了南宋初年6岁同名孩子的身上,善钓鱼、懂医术、棋艺精湛、因岁数太小唯有通过跟爹娘配合,以双簧的形式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施,见证大宋的经济繁荣,面对周边强国的军事欺压,期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之
- 历史军事指点江山未知
- 最新章:第两千两百九十六章 踹门(2)
- 南宋一统
- 穿越成为南宋一个卧病在床的少年,最后却能让南宋一统天下,这其中的故事肯定很精彩,大家拭目以待吧。
- 历史军事可大可小未知
- 最新章:第011章 眼见为眼
- 南宋不咳嗽
- 背景宋朝,是个很特别的历史时期,它有四大明中的三个、它有几倍于其它朝代的税赋、它有完善的外贸商业规模、它有非常高的城市化规模,眼看着就要开始向蜕变…可惜,它赶上了一个历史上很无解的蒙古,结果不光升级过程被打断,还落得一个国灭朝亡的结果 主角洪涛,是个穿越重生了三次的职业老手。前两次都是在现代,这次到
- 历史军事第十个名字未知
- 最新章:第三章 一只小蚂蚁
- 与南宋同行
- 宋,一个让无数人感怀的年代,它并没有因为时间过去很久而让人淡忘;宋,一个士族文化最后存留的时期 可是,士文化的标准是什么?我不敢下定义…只想通过一个长一点的故事来表达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那么无士如何 当屠戮的铁蹄开始在中华大地上响起的时候,几个人出现了 当他们在拯救别人的时候,发现这其实
- 其他综合小样有型未知
- 最新章:第三百二十三章 帝国的朋友与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