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封寒应该无从招架,为何还能理直气壮出言?吟儿稍一抬头,也察觉出天光微变,一惊暗叹不妙,怕是安丙的镇压军光顾着围观核心战场、未留意制高点某一侧的弓箭手已被谁鱼目混珠……
谁?如果没有猜错,林陌留了后手——那些是夺关不成便妄想对宋军偷袭以求反败为胜的死士!人数只怕比适才金谍更少,虽然是垂死挣扎微不足道,却也可能攻我不备、擒贼擒王、出奇制胜。
“上面的,弓箭全撤!”吟儿当即厉声喝令,镇压军齐齐令行禁止,唯有一个方向未听,就在她话音刚落的一刹,数支锃亮的羽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往她和安丙之所在齐发。燃眉之急,吟儿却完全不必破了对林阡的承诺——
无需她动武,宋恒长剑掠斩、及时掀来一大卷壮阔澜涛撑起全场,那光彩,灿若朝霞不足以叙,那气势,覆山移海方可形容,那景象,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瞬间而已,满地都是被玉龙剑逆向漩涡搅成泥尘的残箭,美绝,也残酷至极。
亏得吟儿这一声令下使敌军暴露、令宋恒对那个方向做出了最快应变,安丙的镇压军才都毫发无伤、化险为夷后迅速一拥而上,金军死士们终于束手就擒、不可能再射第二轮。然而,偷袭计划虽不成,终是给封寒换了命——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趁所有宋军都为居高临下的死士分心,封寒凭酝酿已久的全身气力奋勇砍出一枪“化鳞”,招如其名,霎时如有密如蝗集的割鳞之刃、争先恐后往宋恒剑中追出的那条火龙割扫,杀气腾腾,悍然无匹。宋恒苦于顾此失彼被占了先机,剑龙四散,追而不及;封寒倒也不敢恋战,揪起曼陀罗的后心就匆忙逃脱。
“这是老家伙的新绝招吗?好像还克我宋堡主呢?”吟儿蹙眉,此战封寒初遇她时就内力超常,后来被她逼得将内力和湮灭之道合并,跃升整整一级、冷血之后还更稳,好不容易被宋恒压到极限,不料受辱之后再度绝地反击,竟又是一级枪法意境方面的参悟。
好险,战罢玉龙三百万,宋恒本来是主语,差点要做宾语。
“十三翼追出便好,安全第一,追不到也罢。”吟儿为防林陌还有其它暗杀计划,示意宋恒先别离开自己和安丙,隐隐也觉得封寒战力这么可怕、十三翼们未必追得上——当然了,强招必自损,封寒九死一生逃出去,一口老血喷出来,后面的狼狈也就只有曼陀罗知道了。
就算吟儿不说,宋恒也不会离开,这地方明显还有凶险环伺——先前灭魂给他的谍报正是“安丙麾下有内奸”,极有可能就藏在此刻的镇压军里!好笑的是,适才吟儿一声令下,那内奸也本能听从,才箭未开弓、逃过了一劫、暂时不能被揪出来。
明明战胜还诸多掣肘,主要还是因为整个就是一起突发事件!大局来看,他们进入这棋盘后就不得不受制于林陌,到现在也没法解脱。当安丙这个软肋在,宋恒和吟儿想的一样,不必示强,不能被宵小误了大局,谨慎点没什么不好。
宋恒捡起地上少有的几根羽箭全尸,研究片刻,才站起身,当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众位辛苦,先将俘虏们押至囚牢候审。”十三翼听令押送,他们早就有防止死士们咬舌自尽的经验。
此时,闻听远近的摧锋军和盟军传来获胜呐喊,宋恒不紧不慢转过身来对镇压军说:“此战战利,器甲钱粮,不论内外尽皆有份。”
片刻后欢声雷动,都喊宋堡主英明。就连那内奸的杀气,都被暖意与热情融化。呵,看来这宵小不是太稳嘛。
吟儿一愣,早听说宋恒和官军将士普遍相处得好,原以为只是他本人性格大大咧咧,实际……官军和义军的壁垒,在他那里最早打破了吧。她本来还想责备镇压军对付外敌时形同虚设,现在想来,或许这些人吃软受赏反而更卖力,毕竟宋恒最了解这种心态……于是便没再说话。然而不说话也没用,剑威赫赫,经此一战,不相熟之人更畏惧她这悍妇之名。回想起来,刚刚她每说一句他们每点一下头,直到宋恒开口气氛才没那么绷紧……
想到这里,吟儿哑然失笑。当然也用不着改,有她这头母老虎镇在这,才好杜绝摧锋军和镇压军后续有分战利不匀的枝节出现。
不刻,吟儿便指示镇压军各归职守,一干宋军全都有序散开。而从始至终,宋恒都按剑在原地眼观四面耳听八方,一来封寒等人已撤,二来摧锋军也凯旋,三来这龙骧将军既强又稳,暗处宵小完全不敢作动。
开禧三年六月廿八清晨,封寒、曼陀罗、林陌等亡命之徒,借李好义之死煽动摧锋军兵变,妄图以宋军内乱搅浑蜀口,提供给金军杀回陇蜀的机会。所幸吟儿一早就在当场、宋恒疾行配合镇压,战时一主内一主外,战后一铁腕一怀柔,总算没教林阡的后院起火。事后,安丙在宋恒和吟儿的软硬兼施之下,亦同意对这支情有可原、还戴罪立功的摧锋军既往不咎。
午后内乱便完全平息,吟儿正待主持李好义葬礼,谁料东北羽檄飞驰,称金军犯境,正是来自大散关。
“这么快……”吟儿蹙眉,预感到这还是林陌的上一计,还没完!怎么,原来不是夹击吗?
“看起来,这是一种渐进式的拆东墙补西墙……”宋恒尴尬地说,这个计策,以前属于他,现在被林陌变了一下,变成了“裂西墙掏东墙”。
“什么?”吟儿一愣,没理解。
“是林陌的诡计。他存心将你我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蜀口,如此一来我陇南的兵马就往西调动。一旦东面大散关被敌军压境,陇南就无法有充实的策应,形同大散关的辅翼被折。”宋恒说。
“一石激起千层浪,只因牵一发而动全身。”吟儿叹了口气,点头,西线宋军唇齿相依,官军和义军若再不合作,会有意无意地给金军更多机会牟利。
林陌的计策远比他们想的要毒辣。
若将上策全部摊开,那就是,一,趁乱拿下蜀口,与凤翔夹击散关,凤箫吟来也只能大眼瞪小眼——这是吟儿入城后猜到的;还有二,吟儿和宋恒到现在也没看透——利用蜀口之乱调开宋恒,却以逸待劳围点打援扼住宋恒手脚,另一厢,佯攻宋恒离开后的陇南,闻知变乱的厉风行必从散关去救陇南,如此散关内部空虚,更利于凤翔金军攻击!这,才是真正的裂西墙掏东墙。
很难实现?宋恒离开职守就顾不得后,迟来一步就够不到前,最终鸡飞蛋打谁都救不了,毕再遇在淮东就有过先例。金军人少?可南宋官军却多啊,摧锋军本就可以反,如果安丙也被拿下?
只可惜吟儿和宋恒一个比一个出乎林陌意料,前者及时抵达,后者快马加鞭,完全粉碎了林陌的上策。林陌却也不是省油的灯,虽损兵折将,却立即走起中策,一不做二不休,趁陇南精锐都被调到蜀口平乱、厉风行已无掎角之势,目前在凤翔待命的术虎高琪、完颜纲,足以“并敌一向千里杀将”,直接硬磕大散关!
林陌当机立断,对术虎高琪以飞鸽传了一封海上升明月没能及时破解的信:高琪,战机已至,我要见你将穷途末路变作起死回生。
术虎高琪不可能没这默契,当初王喜和刘昌国射安丙罪证到他军营,是他亲手转交给林陌的,他术虎高琪对宋军的内隙最是洞若观火:“驸马有令,夺散关!救曹王!”散关哪能没有南宋官军掣肘义军?厉风行再高强,双拳能敌四手?说来也要感谢那个肖逝,这几日恰好把独孤清绝拐跑了。
小说推荐
- 南宋风起
- 金陵秦淮风云起,本想逍遥的过完这一生。只是为啦保护在乎自己和自己在乎的人,却意外的让他卷入啦那池死水,为间者,为战者,为政者,为王者各司其职,各为其主,保持着一根微妙的平衡,但是无意中加入的刘淮却打破啦这一平衡,搅动着南宋那一池死水
- 历史军事月上枝头办事未知
- 最新章:第一章 半死不活的穿越
- 南宋英豪
- 南宋乱世,穷苦书生赵福昕与孤儿大牛无意中涉足武林,一步步成为武学大师。他们会为大宋统一而奋斗,还是会称霸武林独步江湖?民族英雄岳飞、韩世忠,贪官张俊,奸臣秦桧一一登场“你们青衣帮不是说以匡扶大宋,救百姓于水火为己任的么”十砂不如一禽星,十禽星不如一兽星,十兽不抵一北辰,北辰内有大结作。那女子身穿白衣
- 其他综合无形兼备未知
- 最新章:人物简短介绍(不断更新,按出场顺序)
- 南宋如歌
- 王曜意外穿越附身到一个两岁孩童张曜宗身上,张曜宗竟是南宋初年岳飞部将张宪的幼子,穿越当天就赶上抄家,一个两岁的孩子能有什么办法?那么提前预知历史进程的张曜宗,会有怎样的成长经历呢?赵构,赵眘,韩世忠,梁红玉,秦桧…这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人是否又会和你想象的一样呢?在中华汉族文明存亡之际,张曜宗又怎么凭
- 历史军事龙之曜坤未知
- 最新章:第七章 洪七是谁
- 猎美南宋
- /
- 其他综合北耕未知
- 最新章:我所知的赌书泼茶
- 狙击南宋
- 一次亚丁湾护航任务发生的意外,狙击手狄烈带着“炮狙”降临到时局混乱的两宋之交 此时正值金军攻破汴京,掳二帝、掠嫔妃、灭北宋,将百年王朝的积蓄劫掠一空之际 财宝、美人、兵粮、人才,一份足以成就王霸之业的战争红利,就这样毫无遮掩地坦露在狄烈的眼前。原本的受益者,只有女真人,但现在,却凭空多了一个。而要得
- 科幻灵异寇十五郎未知
- 最新章:完本感言
- 南宋游记
- 后世特种兵杜雨晖灵魂意外的穿越到了南宋初年6岁同名孩子的身上,善钓鱼、懂医术、棋艺精湛、因岁数太小唯有通过跟爹娘配合,以双簧的形式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施,见证大宋的经济繁荣,面对周边强国的军事欺压,期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之
- 历史军事指点江山未知
- 最新章:第两千两百九十六章 踹门(2)
- 南宋一统
- 穿越成为南宋一个卧病在床的少年,最后却能让南宋一统天下,这其中的故事肯定很精彩,大家拭目以待吧。
- 历史军事可大可小未知
- 最新章:第011章 眼见为眼
- 南宋不咳嗽
- 背景宋朝,是个很特别的历史时期,它有四大明中的三个、它有几倍于其它朝代的税赋、它有完善的外贸商业规模、它有非常高的城市化规模,眼看着就要开始向蜕变…可惜,它赶上了一个历史上很无解的蒙古,结果不光升级过程被打断,还落得一个国灭朝亡的结果 主角洪涛,是个穿越重生了三次的职业老手。前两次都是在现代,这次到
- 历史军事第十个名字未知
- 最新章:第三章 一只小蚂蚁
- 与南宋同行
- 宋,一个让无数人感怀的年代,它并没有因为时间过去很久而让人淡忘;宋,一个士族文化最后存留的时期 可是,士文化的标准是什么?我不敢下定义…只想通过一个长一点的故事来表达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那么无士如何 当屠戮的铁蹄开始在中华大地上响起的时候,几个人出现了 当他们在拯救别人的时候,发现这其实
- 其他综合小样有型未知
- 最新章:第三百二十三章 帝国的朋友与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