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假的!都是假的!
靖南怎么可能如此鸟语花香、岁月静好!它应该暗无天日、尸横遍野才对!
太平知县无法接受这一切,咬着牙咳嗽了一声,很是诛心的说道:“咳咳,朱平安为了哄骗无知难民来靖南,竟然下了如此大本钱......”
王猛、彭成和张文博闻言,下意识的点了点头,他们也不相信,或许说不愿相信眼前的这一幕。
徐海和谭纶一脸严肃,神情复杂的看着眼前这一幕,没有回应太平知县的话。
张谷一斜眼扫了太平知县一眼,眼神中充满了讽刺,宛若在看一个傻逼。
一行人在震惊与怀疑的复杂情绪中,沿着靖南平坦的官道继续前行。
走了一里地左右,就看到了前面又有人群聚集在一个高台前,高台上有一个胥吏打扮的人拿着一个奇怪的喇叭状铁皮在喊话,声音倒是挺大,传的很远,徐海他们距离二十来米都能听得清楚,高台下有多为差役在维持秩序。
“诸位父老乡亲,咱们靖南组织以工代赈,简单说就是只要诸位参加我们县衙工程建设,县衙给诸位发工钱,每人每天不低于二十文,都是每天现结;不用担心,老弱妇孺也可以做些洗衣做饭的轻巧活计,工钱都一样;十岁以下的孩子,生病的人,还有六十以上的老人,即便不做活也可以每天免费用膳,要是做些力所能及的轻巧活计,还能再领工钱。咱们工程区一日供应三顿饭,早饭1文钱,午餐2文钱,晚餐1文钱,量大管饱。要是想开小灶也行,就是稍贵一点,多加2文就能吃肉菜。”
“咱们目前主要是东湖工程、城墙工程、防倭堡工程、河流清淤工程、垦荒工程、重建家园工程等六大工程,工钱都是一样的,诸位父老乡亲可以选择其一参加。选定后,报给我们下面的差役,跟着差役去相应的避洪区安置就可以了。”
“当然,诸位来我靖南参加以工代赈,必须要遵守规矩。第一,遵守纪律,听指挥;第二,不得偷奸耍滑,一旦发现偷奸耍滑,视情况扣减工钱,若是连犯三次,无论是谁,无论何种情况,一律逐出,再不叙用。还有,到了避洪区,要讲究卫生,每日要勤洗漱,定期更换衣物,定点方便,不得随地大小便,诸位父老乡亲可不能小瞧这卫生,咱们避洪区人多,现在水患还没退,若是不讲究卫生,容易引发瘟疫,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
高台上的胥吏持着铁皮喇叭,不耐其烦的对逃难过来的人们讲道。
以工代赈!每日二十文工钱!守规矩,讲卫生......
这一切对于徐海、谭纶等人来说,很新鲜,又引人深思,细品之下觉的道理无穷。
尤其是听到讲卫生预防瘟疫的时候,徐海、谭纶等人忍不住扫了太平知县一眼。太平县建造的那个什么灾民安置区,估计就是因为忽略了此一点,才导致了瘟疫吧。话说,太平县的灾民安置区,不会是学的朱平安这避洪区吧?!只是连抄都不会抄,依葫芦画瓢,只学了一个皮毛,没学到精髓,结果惹出了瘟疫!一个为民工程,结果成了害民工程。
太平知县本就心虚,此刻被徐海、谭纶等人一看,不由的面红耳赤。
“咳咳,自古以来都是直接发放粮食救济百姓,以彰显朝廷恩典,朱平安竟然逼迫难民干活,吃饭还要收钱,岂不是显的我朝冷漠无情?!这不是逼迫百姓与我朝廷离心离德吗?!”
太平知县脸红过后,出声攻讦朱平安的以工代赈政策。作为弹劾朱平安的始作俑者,他没得选择,只能在“朱黑”这条道上一路闷头走下去。
徐海等人无人接话,便是王猛等人也没有接话。
以工代赈其实并不是朱平安首创,《晏子春秋》便有“齐饥晏子因路寝之役以赈民”的记载,宋朝时范中淹募工修寺院,也是以工代赈。只是朱平安的以工代赈比之古人,更上一层楼,无论规模还是形式都具有划时代的开创性。
太平知县攻讦朱平安推行“以工代赈”显得朝廷冷漠无情,屁股歪的太厉害。
再往前行叁里许,便看到了热火朝天的东湖工程区。之所以知道是东湖工程区,是因为在工程区竖立着一个高大的旗杆,旗杆上垂着一个布幔,上书“东湖以工代赈工程区”,占地极大,极目远望都看不到边,粗略估算至少有一二十里,里面足足有五六万百姓在里面挖土、担土、运土......虽然人多,但是工程区一点都不乱,组织规划竟然有序。
湖坡上间隔数十步摆着五辆马车,马车上一箱子一箱子的铜钱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湖区内有规划的伙房区,里面有数百妇孺儿童正在准备午餐,稻米的香味飘的好远;五六万百姓在铜钱和食物的激励下,一个个争相恐后,挥汗如雨。
一个庞大的人工湖已经初具规模,隐约可见上下两湖之分。
一切都充满了希望,一切都是那么生机勃勃!
与被洪灾蹂躏、挣扎绝望的其他靖南地区相比,对比鲜明,宛若天堂与地狱。
徐海等人站在东湖边上,看着东湖里面热火朝天的场景,震撼不已。
“朱平安挖这么大的湖泊做什么?他这是耗费钱财,滥用民力......”
太平知县再度开口攻讦朱平安。
“嗯,言之有理,朱平安此举颇有耗费钱财、滥用民力的嫌疑。”这一次彭成回应太平知县了,勉励的看了太平知县一眼,微微点了点头。
对嘛,这才勉强抓到点上了。
“老丈,请问,你们挖这么大湖做什么?”
谭纶看到一个老汉背着一捆差经过,不由客气的拦住了老汉,好奇的问道。
“呵呵,你们外地来的吧。你们问这竹竿湖是做什么的啊?”老汉是个健谈的,被谭纶拦住后,便放下后背的柴,用袖子擦了一把汗,笑呵呵的说道。
“老丈真是慧眼。咦,这不是叫东湖吗?老丈怎么叫竹竿湖啊?”谭纶拱手回道。
“呵呵,这湖官名叫东湖,不过我们私下都叫竹竿湖。我们之所以叫他竹竿湖,是因为我们知县大老爷拄着竹竿,翻山越岭,下河涉水,将我们靖南踩了三五遍,才弄清了我们靖南经常发水灾的原因,好像是地势什么的,小老儿也不懂。反正就是知县大老爷弄清楚发水灾的原因后,便选了此地,亲手用一根根竹竿为界,圈了这东湖的界线,所以我们私下称为竹竿湖。这竹竿湖能保我们靖南百年再无水患之灾呢,当汛期河水暴涨时,就开闸泄洪入湖,蓄水分洪;旱期时则将所蓄积湖水归还河流,浇灌农田......你说说我们知县大老爷是不是神了!我们老百姓啊都说要给我们知县大老爷立碑、塑像、建祠堂,感恩纪念呢。只是,我们知县大老爷怎么都不同意,我们私下说好了,等我们知县大老爷高升了,我们就给知县大老爷立碑、塑像、建祠堂,不仅我们感恩纪念,我们子孙后代也要记着我们知县大老爷的好,念着我们知县大老爷的恩情,年年祭拜。”
老汉话语里对朱平安充满了敬意,在他眼中朱平安简直就跟神仙一个级别了。
“什么?!还给他朱平安立碑、塑像、建祠堂?!感恩纪念,年年祭拜?!”
太平知县、王猛等人闻言,像是吞了一只苍蝇一样膈应难受。
有没有搞错?!朱平安勾结粮商、哄抬粮价、收受贿赂,不是应该被你们唾弃诅咒吗?!怎么你们还感恩纪念上了?甚至还要给他立碑、塑像、建祠堂?!拒绝都不行?!
小说推荐
- 农门崛起
- 一个是穿成寒门子弟的末世来客,看惯生死,心坚如钢,一个是出身尊贵的侯门骄子,前程似锦。双方毫不相干,却偏偏机缘巧合有了交集,是姻缘天成,还是孽缘伊始?ps:1.主攻文、1vs1、he。2.金手指出没,全文架空,若与现实不符,以文中设定为主。内容标签:强强布衣生活穿越时空种田文强推奖章
- 其他综合梦之草未知
- 最新章:分卷阅读226
- 武门崛起
- 华夏有十八门。娼、盗、乞、工、艺下五门,农、屠、厨、酒、医中五门。商、政、军、武为上四门。儒、道、佛、卜为仙四门。武门天才辛晨异界浴血三千年,又重新回到三年后的地球。当势力重新洗牌,谁又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骚?在崛起的背后,又是哪只幕后黑手操纵着这一切?三年前的刺杀,背后又藏着怎样的滔天阴谋?尽在武门
- 其他综合赵一州未知
- 最新章:第二章、天兆之人司马馨
- 崛起吧宗门
- 以宗门为基,在诸天万界中横行、掠夺、杀戮。血与泪,兄弟情,此书以发展、建设宗门为主,想看装逼打脸,泡妹妹的勿进!只有建设,只有热血,只有杀伐!臣服和死亡,你选一样.
- 仙侠修真半醉仙未知
- 最新章:第二百七十九章 带着东山界飞升,大结局
- 阴阳门之崛起
- 二十年前一块石磬引发阴阳门师兄弟五人被杀,二十年后一位青年带领师兄弟七人,为二十年前死去的师兄弟五人复仇,阴谋,算计,一个热血沸腾的复仇之路由此拉开帷幕,他们能否带领阴阳门走回曾经的巅峰?
- 游戏竞技长了腿的豆芽未知
- 最新章:第三章 江西顾震山
- 重生之宗门崛起
- 数千年的等待只为今朝。道玄圣宗,修仙界八大圣地之一。然一朝之间灭门除名。宗内一纨绔子弟面对亲朋好友的惨死,回顾以前的种种,心中怒气悔恨交叉在一起化作一股怨气,想要与敌首同归于尽。奈何奈何…死前立下誓言,纵然轮回万年转世千次我亦归来报仇雪恨。死后化作怨灵不堕轮回,仅靠满腔的执念和一丝血脉之力投胎于本族
- 其他综合皮卡超忍未知
- 都市之儒门崛起
- 普通老师,获得儒门振兴系统,开启了一段传奇之路。
- 其他综合北洛星火未知
- 将门崛起之凰女倾天下
- 重生异世,居然可以修炼 且看她一人奔赴边关,战鼓风沙,缔结百年和平 从来就不是一般女子,宫城之上,你我举杯共饮 踏过百万群山的宗门,历经屠戮,心中清平依旧 前世冬雪的红梅树下,惊鸿舞里,一见钟情是你 其实这是一篇沙雕文(狗头保命 男女主1v1,爽文 女主外号宋狗蛋,明媚洒脱,倾国倾城…养了只大白狗,
- 玄幻奇幻思燳未知
- 最新章:第392章 往事
- 豪门崛起:重生校园商女
- 她本是家族傀儡,被追捕的商业间谍、杀手,一朝背叛,她坠入深海 再睁开眼,她是普通的高三学生 再世为人,她霸气翻身,欺她者,揍回去 拥有强大外挂通灵玉瞳,人家神仙难断玉,古玩看眼力,她却一看一个准 创业,崛起,从此商业多了一个传奇 曾经笑她穷酸女,现在且看她身家百亿,超级豪门不解释 亲戚来抱大腿,不好
- 女生最爱苏暖色未知
- 最新章:第3461章 好在,这个结局是美好的
- 崛起1639
- /
- 历史军事上林春未知
- 最新章:第三九六章 献头出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