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如晦是一个在各个方面都很有建树和能耐的国士,在军国大事上他的谋略或许没有房玄龄那么犀利,但是若要论决断,从房玄龄的种种建议当中选择出适合大唐的决策,所以苏宁就会将一些想法说出来,告诉杜如晦,听听他的看法,对于这些事关重大的决策都有很大的好处。
杜如晦既然对设立一支常备军队很有好感的话,那也就是说这个事情十有**是可以实行的,大唐国内总归是有这样的人的,入军校无望,也不喜欢读书,那么没有别的出路之下,就加入这支军队,成为一名职业军人,终身为大唐作战,五十岁退役,之后的日子会有大唐政府全面负责,只要你活下来,五十岁以后的生活政府承担。
这支军队,就是以后征战西域收拾吐蕃人的主力,不论是在西域还是在吐蕃,都无法在短期内解决战斗,所以长期驻军就很有必要,中国古代军队最大的缺失就在于难以扩大胜利果实,往往出兵外族取得一场胜利之后就收兵回国,胜利果实无法被保障,过一段时间他们的实力又恢复过来了,接着骚扰中原,中原帝国耗不起。
汉武帝是怎么对付匈奴的?大范围持续性的打击,以消耗掉文景之治留下的一半的人口作为代价,彻底解决了匈奴之患,最后一战之前朝中的反对势力空前庞大,都认为没有必要再继续打下去了,汉武帝孤注一掷。力排众议,集合十万铁骑和五十万步军民夫动了汉匈之间的最后决战漠北决战,终于彻底击败匈奴,这在世界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当时的生产力和交通环境之下,注定了农耕民族在和游牧民族的交手中处于不利的地位,游牧民族只要有马有羊有水草就能生活,飘忽不定,农耕民族却是定居在某一地点不会离开,而且所谓以战养战的策略被认为是有损天朝上国威仪,战后条约从来没有被重视过。所以农耕民族动一场战争的损耗是惊人的。
汉武大帝之所以会遭到几乎满朝文武的反对就是因为最后的决战一旦动。那么损失是不可估量的,事实上世界上的历史研究者也为中国汉王朝的那一场漠北决战感到震惊,一个农耕民族可以对一个游牧民族动那样长时间持续不断的连续打击,几乎是不可能的。世界范围内只此一例。
虽然汉王朝为此付出了一半人口的代价。文景之治留下的充沛国力被消耗一空。汉武帝下了轮台罪己诏,开始休养生息,但是结果却是匈奴再也没有力量和汉王朝交战。压在汉王朝身上几十年的匈奴被彻底干翻,再也翻不起大的风浪,至于几百年后威震欧洲的阿提拉所代表的匈人帝国,已经不是汉代时期单纯的匈奴人了。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绝响,甚至大唐帝国也没有对一个外族进行过如此猛烈的打击,事实上除了突厥以外,唐王朝并没有那样危及到国家安全的强悍对手,只有大汉帝国和汉武大帝能够有这样的实力与魄力,合奏一曲世界历史上的绝响。
这主要的原因还是中国自古以来故土难离的习俗和国家军队制度上的缺失,以及作战指导思想上的不足,但是如果可以解决掉后面两者,第一个要素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忽略的,没有亲人没有朋友,要家乡何用?说难听点,项羽的话其实非常现实,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但是如果乡中没有亲人与旧友,回去又如何?
大唐在今后若要长时期的控制西域和藏地,那么府兵制度就完全无法供应足够的军队,当地没有足够的汉民,没有汉家人口,府兵制度下哪里有兵可以用,当地的外族还不能进入大唐军队当兵,所以只有从内地征调,内地的士兵都是府兵,他们也有农活需要干,也要承担家庭任务,一下就离开好几年,府兵一定不满意。
常备军就很有必要了,常备军一旦设立,对付西域和吐蕃就不需要那么困难,大唐也不会出现恒罗斯之战战败以后就无力继续向中亚展的事情,有一支职业军队在手,无论多远,都可以派出去征战,虽然消耗很大,但是若是大唐的财政充裕,李二陛下看中了这个制度的优点之后,府兵制度是否还可以继续展下去,就有待商榷了。
谈判团只有一百人,除了杜如晦和苏宁以外,还有十个纵横司的主要官员陪同,剩下的除了卫兵就是纵横司新近学员,很有前途和能力,就带到外面去见识一下,学以致用一下,纵横司不是学习儒家经典的地方,纵横司是学习如何唇枪舌剑为大唐争取最大利益的地方。
从这些地方出来的学员,都是大唐政府相当倚重的谈判高手,每一场战争以后都会有他们的存在和战败的部族国家签订不平等跳跃,废掉他们东山再起的能力,这一点从西突厥兵变事件以后就得到了大唐朝野的广泛认同,后来的屡次谈判都是纵横司在杜如晦的率领下独自完成,任务完成的相当完美,纵横司的名望越来越高。
而在政法大学建立以后,原来属于纵横司内部的纵横学院也被纳入了政法大学,面对全社会招生,当然,最隐秘的血滴子的招募和培训还是只能够放在纵横司内部执行,纵横司已经走上正轨,全大唐也默认了纵横学派的崛起和复兴,而杜如晦已经成为纵横学派的代表性人物,比起复兴始祖苏宁还要有威望。
兵家觉醒,纵横家崛起,法家复兴在即,墨家已经在工部工作,诸子百家中最实用重要的四家已经重新走上复兴之路,至于儒家和道家这两个主要探究人伦道理的哲学性质的学派。暂时被人们忽视了,虽然文士依旧以儒生自居,可是儒生究竟能干什么,他们自己也觉得很迷茫,所以大量儒生也进入了政法大学学习法学和纵横学,苏宁觉得,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最好还是用作哲学用途比较好,用来治国,太消极了。
法家力图打造的法制国家。却因为皇帝的存在而存在致命缺点。因为皇帝是凌驾于法律之上的,什么时候,皇帝也要俯身于法律之下,才算是真正的法制大成。治理国家需要以法治为基本。以儒术和道术为辅助。向董仲舒那样,只能引来酷吏,什么也得不到。
其实苏宁很想批斗董仲舒的。但是考虑到他的天人感应很受李二陛下的推崇,而且涉及到皇权的根本意义,苏宁还是决定缓一缓,董仲舒这厮当真是狡猾透顶,一招天人感应就把儒家和皇室绑在了一起,要不是儒家豪门自绝于天下,苏宁还真没有办法对付他们。
以后的道路,且艰且险啊……
十三天以后,杜如晦和苏宁率领的谈判团抵达了吐谷浑原先的边境处,在那里,李世绩亲自带人迎接,见到了杜如晦这位纵横司大佬,李世绩也不免的要上来巴结一下,纵横司现在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大唐第二部门,第一是尚书省,第二就是纵横司,级别是司,但是李世绩总是觉得这纵横司极有可能要在将来升级为纵横省,成为三省之后的第四省,没办法,涉及太广了。
“此间小事居然劳烦杜相亲自前来,某当真过意不去啊!”李世绩一脸笑容,看在苏宁的眼里就有些鄙视他了,这家伙也聪明得很,知道什么人应该巴结,什么人不巴结,虽说参谋总部设立以后文武相互不相干,但是杜如晦是个例外,纵横司也是个例外,纵横司是文官部门,但是却掌握着武将集团的核心利益——西突厥商队。
所以任何一个武将都不敢给杜如晦什么脸色看,就算是侯君集这位天不怕地不怕的人物也会乖乖的喊一声“杜相公”,不过现在没什么必要了,李二陛下亲自下令,把侯君集家族在西突厥的利益全部剥夺了,侯君集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也彻底震慑住了那些不太安分的武将,同时武将们也意识到,纵横司其实就是悬在他们头上的一把剑。
掌握纵横司侍郎这样一个关键职位的一定是李二陛下的绝对亲信,而且一定是一个相当公允的人物,否则诸将不服,也会觉得相当不安全,因为无论怎样,纵横司掌管着他们的经济命脉,纵横司直接对皇帝负责,那就是皇帝掌握着他们的经济命脉,这样一个职位如果是一个谄媚的小人,大将们还能有好日子过?
杜如晦是一个可以让他们感到心服口服的人物,事实上杜如晦做的也是很不错的,所以武将们可以不理睬其他文官,却绝对不可以不理睬杜如晦,历史归为武将集团第二号人物,马上就是一号人物了,却还是被杜如晦把持住了命脉。
杜如晦当然明白其中的猫腻,于是温和的笑笑说道:“李将军谬赞了,老夫不过是奉陛下之命前来谈判,不懂之处,还需要李将军多多相助啊!”
李世绩立刻说道:“那是自然,哈哈哈哈!哦?三明啊,你也在啊,哈哈哈,正好,那一群小子现在都在军中,成天念叨你,你快过去和他们见见面去吧!”
苏宁一翻白眼,我去!你这老家伙,我饶不了你!
杜如晦和李世绩一路笑谈着来到了军营中,李世绩立刻下令大摆宴席,让军中诸将全部都来参加此次的宴会,好好儿的款待杜如晦,苏宁被丢出了营帐,被程处默和尉迟宝林这两个壮汉一人提一边带走了,兄弟们不要命的征战四方,你小子在长安享受,好不容易把你小子盼过来了,你可要出点儿血……
军帐中的宴会还没有正式开始,李世绩正在和杜如晦聊天,聊得正有兴致的时候,外面亲兵来报:“将军,吐蕃主帅禄东赞来了。”
杜如晦眉头一皱,想起了苏宁对禄东赞的忌惮,不由得起了防备之心,李世绩却很轻松的说道:“禄东赞将军就是此次吐蕃方面的谈判使节,今日杜相既然来了,那么就和他见一面,也算是认识认识,了解一下,等明日正式和谈开始之后,再说其他的。”
杜如晦点点头,李世绩见状就说道:“去请禄东赞将军进来!”
亲兵领命退下,没一会儿,亲兵就在外面喊道:“吐蕃统帅禄东赞将军到!”
李世绩喊道:“请!”
亲兵掀开幕帘,一个身材高大的吐蕃男子走入了军帐中,一入军帐,杜如晦双目精光一闪,紧紧盯住了这吐蕃男子的双眼,吐蕃男子便是禄东赞,看到了一个身穿文士服装的中年汉人看着自己,心中一紧,毫不犹豫地把目光对上了杜如晦的目光,就这样对视着,禄东赞很快就意识到,自己遇到了一个强劲的对手。
:"..",。,谢谢!
小说推荐
- 贞观唐钱
- 闪耀着不朽的容光,我愿意穿梭千年,去追寻曾经的方向,即使一夜灿烂,即使只有瞬间怒放。大唐总给我们留下太多遗憾,曾经的霸主犹如昙花一现。如果大唐流传千年,那我们的世界又会是怎样。从启示开始读哦。
- 历史军事小致命未知
- 最新章:1. 启示
- 贞观俗人
- 离玄武门之变只有三天了,秦琼却打算做个国之纯臣不参与其中,秦琅高呼这不是坑他吗?送上门的从龙之功怎么能不要,等事成之后再功成身退也不迟 到那时 做个俗人,不谈亏欠,不负遇见 做个俗人,贪财好色,放荡自由。
- 历史军事木子蓝色未知
- 最新章:第1359章 逼宫
- 空降贞观
- 赵云泽张开双臂,大喊道“老子是天杀的空降兵。大唐,接住老子 老子来了 腾飞吧,大唐 颤抖吧,胡虏 娇羞吧,美女 呀,最后一句怎么说出来了?太骚包了,这样不好 其实,人家赵云泽只是个诗人,很湿的人…
- 历史军事东篱泽未知
- 贞观贤王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 历史军事大眼小金鱼未知
- 最新章:第997章大结局
- 贞观变革
- 【创世历史2018流派征文之附身流】参赛作品】莫舒宇怎么也想不到,出个车祸却发现自己来到了大唐,而且正好穿越到了玄武门之变时期的临湖殿。尉迟恭本来来不及救李世民,刚好莫舒宇看到了就跟李元吉唠了句嗑,李元吉起身踢了莫舒宇一脚,从而救了李世民一命。从此莫舒宇和李世民过上了没羞没躁的生活。不对,是和李世民
- 历史军事戒笔1未知
- 最新章:第1章 玄武门惊变
- 贞观帝师
- 梦回贞观,一览千年,汉唐盛世何其傲然,却终究难逃国溃离散。异族的铁蹄踏碎长安,华夏涂炭。雕栏玉砌犹在,朱颜却改,此恨绵绵,何时可及?恨不能踏碎凌霄,乾坤倒转。也罢,便教我重回长安,以人为笔,书画三千卷,为盛唐续篇 我的大唐,没有遗憾。
- 历史军事石肆未知
- 最新章:第五章 《三字经》
- 贞观纵横
- 隋末唐初,孤儿李承言穿越成为李世民并不存在的长子李承言,因兵戈,与父母分离,机缘巧合之下,云梦山中被第二代鬼谷子所救,鬼谷学艺十五载,一经出事风云变 温文尔雅的李承乾,聪明的李泰,高贵的长孙皇后,开启只属于我的大唐盛世!
- 历史军事半纸文章未知
- 贞观憨婿
- “陛下,管管你女婿韦憨子吧,他又要在东门外单挑那帮大臣”一个大臣跑到甘露殿对着李世民喊道“这个韦憨子,简直就是胡闹,传朕的口谕,不许在东门打架”李世民一脸愤怒的喊道“走,去西门,东门不能打”韦浩在东门对着那些大臣们喊道。
- 科幻灵异大眼小金鱼未知
- 最新章:第900章远征(全书完)
- 贞观祸害
- 贞观四年,一代祸害横空穿越,成为一代贤相杜如晦的长子杜构,开始了没羞没臊的幸福生活 这是一个祸害闹出来的传奇故事 这是一个祸害玩出来的全新时代 这是一个祸害闯出来的盛世大唐 这是一本轻松搞笑种田文,在史书打扮的历史中信笔涂鸦 书友群640299482
- 历史军事行艺半步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