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陛下就要让我出来,协助蔡公一起应对山东世家的联合反击?”苏宁饶有兴趣地看着杜如晦,放下了方才还在动个不停的笔杆子。
杜如晦很好奇苏宁到底在写什么,于是一边走过去一边说道:“是啊,老夫可还记得一年之前你就和老夫说过这些事情,说什么山东世家一家不可怕,但是要是好几个世家联合在一起,那还真的不好对付,一个一个的来还可以分而击破之,一群人抱成一个团子滚过来,那可只能硬碰硬了。”
说着杜如晦就走到了苏宁的书桌边儿上,拿起一张写满字的纸看了起来:“之前你闭关八个月写出一本《三国》,老夫看的是爱不释手,陛下说你可是打算五年之内都不过问政事,要潜心读书,修身养性,还要写书,之前写了三国,那么剩下来的四年时间写些什么?这,这是?汉纪?这是……”
杜如晦显然看出了些什么,相当吃惊,苏宁点头笑道:“不错,我可打算写一本史书,写一本属于我自己的史书,以前的史书都是官修,难免带上一些皇帝的意思,我可是打算自己写的,向太史公学习,自己写史书,还不告诉陛下,写完之后再和陛下说,当然了,大唐的篇章我写不了。”
杜如晦面露震惊之色的看着手中的纸张,然后稍微看了看里面的字句,才放下了这张纸,看着苏宁笑道:“三明啊,你每做一件事情都超乎老夫的预料,老夫真的看不透你,你是从哪儿来的这些才能呢?别说老夫的儿子了,就算是大唐所有功勋贵族的后代加在一起的才能也不如你一人。
你的师尊到底是何方神圣?如何才能教出你这样的天纵之才呢?《三国》只是小道,供人消遣,虽然流传广,实际价值也高。可是就地位而论,根本无法和学术著作相提并论,但是这个史书,一旦写了出来。那可就不仅仅是流传和消遣的事情了,你可要准备好接受责难,史书的重要性绝非一本三国可以比拟。
一本三国有人质疑,你可以带着人马去焚烧了人家的家宅,但是要是史书上出现了问题有人责难,那可就是严肃的学术问题,不容任何学术争论之外的事情出现,当初太史公书写《史记》,饶是以武帝那样的胸襟都无法接受武帝本纪的存在,你可千万要注意。不仅仅是写大唐的篇章要人命,写前隋的篇章也千万要注意啊!”
杜如晦的神色渐渐变得严肃和担忧,他真的担心苏宁年轻不懂事对千岁的事情做出过多自我的评论,从而导致李二陛下的不爽,继而威胁到苏宁的未来。史书这个东西涉及到的层面是在太广,一百本三国也抵不上一本史书,官修史书也就算了,你居然还要自己写史书,千古以来能够一个人写一本史书的除了战国时期的无名氏,也就是太史公一人而已。
苏宁自然知道杜如晦说的都是实话,也是的的确确的担忧。要不是因为担忧,杜如晦也不会说出这样的话,这还多亏了自己之前的救命之恩,要不然杜如晦也不会如此担忧,苏宁心中感激,却也不便于说出来。只好说道:“蔡公好意,宁自然明白,但是之所以要写史书,就是为了让后人可以以史为鉴,不要犯前人曾经犯过的错误。若是文过饰非,那么写史书的意义何在?
陛下的胸怀绝对不逊于武帝,就算是写出了陛下的本纪,陛下也不会要了我的命,更何况哪有为生者做传的?就算是要写陛下的本纪,也是要等到大唐第三位皇帝登基之后再写,这个话说的有些大胆了,但是里面的利害关系宁也是知道的,所以,之后当宁写的差不多的时候,就会将此书交给蔡公审查一下,看看是否有犯忌讳的地方,若是有的话,还请蔡公指正。”
杜如晦听了,思忖一下,便微笑点头:“这样也好,老夫虽然没有办法写这本史书,但是若能第一个拜读长安风流才子的著作,却也是一件妙事。”
苏宁笑道:“多谢蔡公。”
杜如晦摆手道:“莫要谢我,若要谢我,那就动动身子,随老夫去纵横司坐镇吧,毕竟你这小子才是创始之人,老夫不过是被拉过来充数的,这纵横司迟早还是归你管,你懂得也更多一些,这一次事情非比寻常,老夫不敢擅自做决定,以免误了大事,你付出这么多代价营造出今天的局面,可不能毁在老夫手里。”
苏宁笑道:“蔡公哪里的话?宁这就随蔡公前往,会一会那些家伙,决死一击才有意思,若是软绵绵不痛不痒的,连反击都没什么意思了,这一会咱们可要一举击溃他们的抵抗力量,让他们十年都回不过气来,有这十年的时间,士庶合流,大事成矣!”
苏宁的眼睛亮闪闪的,散发出无尽的光芒,士庶合流,这就是唐代的一个壮举吧!
士族门阀政治自两汉开始形成,魏晋达到**,南北朝开始衰落,侯景之乱使世家大族遭受沉重打击,西元五五四年,西魏军攻占江陵,俘衣冠士族数万口,驱入长安为奴婢;这是对南方门阀士族的一次沉重打击;在陈朝,无论侨姓士族或江南士族,不仅政治上早已无所作为,社会声望和经济地位也都一落千丈,但是门阀势力仍占有重要地位,成为中央政府的掣肘。
科举制度作为某种意义上延续至今的考试制度,历经唐、宋、元数百年的时间终于消灭了那些氏族门阀;初唐卢、崔、郑、王等家族经科举制削弱下来,到了唐朝中期已经基本上如同空气,晚唐貌似是士族的鼎盛时期,但是实际上这时的士族已经放开了自己对待科举的不屑态度而积极参加科举。
唐武宗会昌五年正月三日的南郊赦文是一个里程碑的事件,虽然在历史上声名不显,可是它所具有的意义一样深远,这次的事件被认为是士庶合流的标志,为士族掘好了坟墓,在此之后士族相对于寒门进士而言已经没有任何的优势,形同寒门。这个时期士族已经相当脆弱,只是靠着一批老人还在苦苦支撑,还在苦苦维持他们那已经起不到任何作用的郡望,任何小小的打击都能令士族崩溃。
一报还一报。当初叱咤风云的门阀世家至此已经完全衰落,黄巢起义所引发的寒门对士族的疯狂报复已经把士族推入了坟墓,而黄巢起义的降将朱温则是为他们盖上了最后一层泥土的人,白马驿屠杀将最后一群有名望的士族全部杀死,这个坟墓就此完结。
苏宁可不想等到大唐行将崩溃再拉着士族一起陪葬,或者说是士族拉着唐王朝一起陪葬,因为此二者的终结者都是朱温这个二五仔,要在大唐兴盛的时期将士族全部消灭掉,将科举制度推向正规的制度模式,毕竟至今人类都没有寻找到比考试更加先进的选拔人才模式。
世家大族联合起来。五姓七望联合起来,就等于是七个大家族的联合实力,这个实力真的是太恐怖了,要是在另一个时空,虽然不能推翻大唐。但是要是他们狠一点,夺取大唐的政权把皇帝架空不是难事儿,就算是如今,也多亏了军权已经被完全控制在军方大将手中,他们无力染指军权,想要叛乱的话就要过问大唐全国六十万军队是否答应。
而他们如今的目标只是想要凭借经济实力击溃西突厥商团,就等于是几大家族联合起来的联合商团和西突厥联合商团的正面交锋。鹿死谁手还真的是犹未可知,他们联合起来的财力和底蕴真的是超乎想象般的雄厚,而苏宁所代表的西突厥联合商团的财力虽然也是雄厚到恐怖的程度,但是毕竟底蕴不足,真正发挥其作用还不到两年。
要是再有个五年的时间,世家大族就真的不是对手了。那个时候估计西突厥联合商团已经具备了足够打垮山东世家联合商团的实力,那个时候再开战,苏宁有足够的把握彻底击溃山东世家,而如今,这个把握还不到四成。
不过。这个时候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你不打人家人家已经找上门来了,自己用尽全力避免世家门阀发现西突厥商队的秘密,看来已经瞒不住了,应该是管理上的缺失,他们已经知道了一些事情,所以才决定提前发动反击,否则他们至少应该准备探查一阵子,再给西突厥商团争取一些时间。
现在看来应该已经没有机会了,他们既然已经决定好了,那么那些人已经开始准备了,已经没什么方法阻止他们了,只能看看有没有办法从中阻挠一下,苏宁不太相信每一个家族都能下死力来对付西突厥商团,其中一定有空子可以钻,如何阻挠他们让他们无法完全整合力量,那就是重中之重了。
就在这个关头,纵横司的血滴子再一次传来重要情报,所谓山东世家联合商团,只有四个大家族同意参加联合商团对西突厥联合商团出手,而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和太原王氏没有参加,连带着大约三分之一的小家族也没有参加,估计是想留一条后路,就算失败了也可以自保。
得知此消息,苏宁和杜如晦大喜过往,居然有三分之一的力量不能发挥,而且最大的七个家族里面有三个不参与,这对于苏宁而言实在是太美妙了,这就等于他们实际上只能发挥一半多一点的力量,然后就不行了,而西突厥商团则是可以发挥百分之一百的力量。
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传承的问题,他们是大家族,他们想要传承,所以要留后路,西突厥联合商团是皇帝支持的官方性质的商团,根本不需要什么传承,只需要不断的吸收新鲜血液就可以了,而且就算北边的争夺战失败了,还有西突厥和西域这样一个西边的大本营可以支撑,进可吞食山东,退可自保西域。
苏宁从来都奉行狮子搏兔亦需全力以付的观念,绝对不留手,一定要全部压上去,把他压着打,一点儿机会都不留给他,不管他是不是有后手,绝对不能留给他东山再起的机会,更何况这和生死相搏也差不到哪里去,只要胜了,山东世家就会早上几百年退出历史舞台!然后,自己的计划就可以开始实施了……
毕竟他们也是掣肘中央政府的重要力量,不是吗?
小说推荐
- 贞观唐钱
- 闪耀着不朽的容光,我愿意穿梭千年,去追寻曾经的方向,即使一夜灿烂,即使只有瞬间怒放。大唐总给我们留下太多遗憾,曾经的霸主犹如昙花一现。如果大唐流传千年,那我们的世界又会是怎样。从启示开始读哦。
- 历史军事小致命未知
- 最新章:1. 启示
- 贞观俗人
- 离玄武门之变只有三天了,秦琼却打算做个国之纯臣不参与其中,秦琅高呼这不是坑他吗?送上门的从龙之功怎么能不要,等事成之后再功成身退也不迟 到那时 做个俗人,不谈亏欠,不负遇见 做个俗人,贪财好色,放荡自由。
- 历史军事木子蓝色未知
- 最新章:第1359章 逼宫
- 空降贞观
- 赵云泽张开双臂,大喊道“老子是天杀的空降兵。大唐,接住老子 老子来了 腾飞吧,大唐 颤抖吧,胡虏 娇羞吧,美女 呀,最后一句怎么说出来了?太骚包了,这样不好 其实,人家赵云泽只是个诗人,很湿的人…
- 历史军事东篱泽未知
- 贞观贤王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 历史军事大眼小金鱼未知
- 最新章:第997章大结局
- 贞观变革
- 【创世历史2018流派征文之附身流】参赛作品】莫舒宇怎么也想不到,出个车祸却发现自己来到了大唐,而且正好穿越到了玄武门之变时期的临湖殿。尉迟恭本来来不及救李世民,刚好莫舒宇看到了就跟李元吉唠了句嗑,李元吉起身踢了莫舒宇一脚,从而救了李世民一命。从此莫舒宇和李世民过上了没羞没躁的生活。不对,是和李世民
- 历史军事戒笔1未知
- 最新章:第1章 玄武门惊变
- 贞观帝师
- 梦回贞观,一览千年,汉唐盛世何其傲然,却终究难逃国溃离散。异族的铁蹄踏碎长安,华夏涂炭。雕栏玉砌犹在,朱颜却改,此恨绵绵,何时可及?恨不能踏碎凌霄,乾坤倒转。也罢,便教我重回长安,以人为笔,书画三千卷,为盛唐续篇 我的大唐,没有遗憾。
- 历史军事石肆未知
- 最新章:第五章 《三字经》
- 贞观纵横
- 隋末唐初,孤儿李承言穿越成为李世民并不存在的长子李承言,因兵戈,与父母分离,机缘巧合之下,云梦山中被第二代鬼谷子所救,鬼谷学艺十五载,一经出事风云变 温文尔雅的李承乾,聪明的李泰,高贵的长孙皇后,开启只属于我的大唐盛世!
- 历史军事半纸文章未知
- 贞观憨婿
- “陛下,管管你女婿韦憨子吧,他又要在东门外单挑那帮大臣”一个大臣跑到甘露殿对着李世民喊道“这个韦憨子,简直就是胡闹,传朕的口谕,不许在东门打架”李世民一脸愤怒的喊道“走,去西门,东门不能打”韦浩在东门对着那些大臣们喊道。
- 科幻灵异大眼小金鱼未知
- 最新章:第900章远征(全书完)
- 贞观祸害
- 贞观四年,一代祸害横空穿越,成为一代贤相杜如晦的长子杜构,开始了没羞没臊的幸福生活 这是一个祸害闹出来的传奇故事 这是一个祸害玩出来的全新时代 这是一个祸害闯出来的盛世大唐 这是一本轻松搞笑种田文,在史书打扮的历史中信笔涂鸦 书友群640299482
- 历史军事行艺半步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