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什么时候,一个人在你面前说出“我是老实人”这句话的时候,你总会有一种发笑的冲动,不管认不认识,因为这个纷扰的世界,人们总会有一种先入为主的主观情绪,他们会固执的认为世上没有老实人,尤其是从自己嘴里说出来的所谓老实人,那才不是老实人呢!越说自己老实就越不老实!下流坯一个!
李二陛下此时也被自己的主观情绪所主导,乱世方才告终,离乱人里,哪里还有老实人的存在?为了生存,一个个都变得鬼精鬼精的,平民百姓尚且如此,更别提朝堂上的一代人杰们了,个个都是老谋深算的人才,要不怎么都说时势造英雄呢?这个小子虽然年纪小,可是所作所为无一处不显示出远远超越年龄的成熟。
偷袭定襄擒获杨政道者可谓老实人乎?火烧阴山击灭**三万大军生擒所有贵族者可谓老实人乎?初上朝堂三言两语便将博学鸿儒斗败震惊朝堂者可谓老实人乎?苏宁从进入自己的视野开始的所作所为哪一点符合木讷的老实人的要求?这小子,才是一个真正的聪明人,明白人!还是个色中饿鬼,竟敢对淳儿那丫头动手,哼!
“你是老实人?呵呵呵,你是老实人那么颉利也算是老实人了!好了你个臭小子莫要说这些有的没的,快些把你的方法告诉我!如何才能使大唐无有饥馑之忧!?”李二陛下哼了一声,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但是言语中极度的渴望谁都能听得出来。
苏宁笑了笑躬身道:“臣的方法,其实还是来源于师尊,陛下可知江南之地,尤其是岭南之地非但不是穷苦之地,反而是一块宝地?在那里种植水稻,因为气候炎热,经常下雨,所以一年可以种植两季乃至是三季!前汉时代就已有记载。”
李二陛下惊讶的说道:“这一点我却是没有听说,为了粮食的事情,大唐也是费尽心力,也明白南方土壤肥沃,可是南方人口稀少,气候炎热,多有蛮族,道路不通,风气不开,大唐之官府军队尚且难以有效管辖,何况是着力开发?可是若当真如你所说,那些水稻当真可以种植两季乃至三季?产量如何?”
苏宁说道:“南方种植水稻之产量绝对高于我等地处北方之田地,而且高的还不是一点点,若是全大唐都可以种植这种水稻,当真是不需再有饥馑之忧。”
李二陛下颇为激动:“那好!那好!我立刻命人去南方寻找稻种!”
苏宁接着说道:“但是,南方气候炎热,雨水充足,比之北方相差甚大,水稻可在南方耕种生长,并且种植两季乃至三季,可谓是全拜南方气候所赐,若是换做北方,气候寒冷,雨水稀少,这一种之下,水稻必死无疑,届时,可绝非颗粒无收一词来形容便可。”
李二陛下激动的神情立刻就凝固了,面露怒色的说道:“你这小子,到底要说什么,勾起我的希望,又这样说,到底想做什么!?”
苏宁说道:“当然是为陛下献策,师尊考虑到了这种情况,所以提出两种解决方法。”
李二陛下立刻重新燃起希望,立刻问道:“哪两种方法?”
苏宁说道:“第一种方法,倾大唐举国之力,开发江南,将大唐之重心转移至南方,迁移北方民众至南方安居,大唐之国都最好也转移至南方,以此向天下表明开拓江南之意图和决心,有陛下之带领,相信百姓官员一定毫无怨言。”
李二陛下面色一滞,喃喃说道:“这,这却是谈何容易?”
苏宁点头:“师尊也是这么说的,据臣之观察,按照目前大唐的国力,若是倾尽全力开发江南,差不多十年左右就可以亡国了。”
李二陛下一拍桌子:“你这混账!这样说岂不是在戏弄我!”李二陛下的确有些生气了,几次勾起自己的希望,几次又把希望给变成失望,不免的让李二陛下产生苏宁是在戏弄他的感觉,于是大怒之下拍了桌子。
苏宁却并不感到害怕,反而露出笑容笑道:“陛下莫要着急,臣哪里敢戏弄陛下?正是因为考虑到第一种方法之不可行,所以师尊才有了第二种方法,将江南之水稻带往北方进行种植,经过数十年不懈之劳动,终于获得了可以在北方土地耕种之水稻,虽然需水量较大,但也就和大唐目前所种植之麦子差不多,至于产量,师尊之试种种出来的结果是一亩土地五石水稻。”
把底牌掀起来,亮出来,你还有话说?
不经过化肥和杂交,常规水稻在江南江北一亩地产量差不多都是五百公斤,唐代一石约为五十九公斤,换算一下,差不多有八石左右,但是苏宁考虑到种植手法的差距和农药的使用以及一亩地面积的差异,报了一个五石左右的产量,也就是二百九十五公斤,不及三百公斤的产量,算得上一个保守的数字,将来要是有差距,也好自圆其说。
苏宁话说完,看到李二陛下一脸痴呆的模样,就是身边站着的王德,貌似也被惊呆了,好长一段时间之后,李二陛下打了个激灵,而后浑身颤抖着开口说道:“一亩地,五石?也就是说,大唐的粮食产量,可以比以往,翻五翻?”
苏宁点点头:“陛下说的没错,这还是一个保守的数字,因为我师徒二人都不太善于耕种,自然比不上终日耕种之农民,所以臣此次告假三日,就是为了去封地把仅剩下来的种子分发给农民,告诉他们细心耕种,嘱咐了他们一些必须要做到的事情,接下来就看看产量究竟是如何了,也许有些出入,但无论如何,也比那些亩产一石的麦子要好得多。”
李二陛下猛然站起来,双手握拳,握得紧紧的,虎目圆瞪,看着苏宁,而后快步走上前一把把龙爪拍在苏宁的双肩上,用力之猛让苏宁差点儿跌倒:“不说五石,就是四石三石!我也赏你一个三原县侯!加食邑二百户!并前封八百户!再赐良田千亩!并前封三千亩!这是国公的待遇!”
苏宁高兴了,果然有赏赐,于是苏宁说道:“只是水稻就有这样重的赏赐?”
李二陛下不明所以,生气地说道:“你可知粮食产量翻上三番四翻五翻会是何等光景?如今大唐人口不足千万,这些粮食尚且让朝廷府库空空,若是翻上几翻,不说朝廷府库充盈,至少可以让大唐再养活三千万人口!三千万啊!那是何等功劳啊!若不是你太年幼,直接赏你一个国公又如何?!
你这混小子,有这样的宝物竟然藏着掖着!当官好几个月了才告诉我!为什么不第一时间献给我?!嗯?!大唐数百万百姓还在饥饿边缘挣扎,你这混小子却拖了好几个月!还怪我和朝廷无作为,还敢指责我!你自己又做了什么!?臭小子!混小子!哈哈哈!哈哈哈!”
李二陛下实在是太高兴了,于是高兴之下失去了常态,仿佛把苏宁当做了仇人一般用力的掐着苏宁的肩膀,苏宁疼的龇牙咧嘴:“陛下,陛下,快些松手!快些松手!臣还有东西要献给陛下,还有东西要献给陛下!”
李二陛下闻言立刻松手:“就知道你小子还有东西掖着藏着,快点交出来!全部交出来!要是再敢藏着掖着我非砍了你的头不可!”
苏宁一挣脱开来立刻跳出了好几米远,确保李二陛下若是在扑上来自己有充足的时间反应过来,因为下一个消息更加劲爆:“其实,臣所有的种子,不止水稻一种,还有一个叫做土豆,一个叫做玉米,都是别国之物,是师尊从极南之国带回来的,土豆的亩产差不多三十石左右,玉米差不多是八石左右,都是很高产的作物。
这两种作物都可以当做粮食来吃,不过土豆更适合做菜吃,当然也可以做粮食吃,只不过总是吃土豆还是有些不舒服的,做菜来说土豆地却是极为美味的,也抵饱,若是遇着饥荒年,只吃土豆是可以活命的,土豆储存的好,保持干燥的话可以保存一年左右,也就是说哪怕这一年颗粒无收而上一年种了土豆,那么也能撑到下一年粮食收获而不至于饿死。
而且土豆种植起来很容易,荒地旱地都可以种,就是比较损耗地力,还是一年种一年不种养地比较好;至于玉米,虽然亩产不及土豆,但是比之水稻还是要高上一些的,也可以做粮食吃,做菜也可以,同样的都可以活命,还可以磨成面吃,非常好吃而且营养丰富,这些可都是难得的宝贝!
陛下,这两样东西现在还在臣的家中试种,因为种子太少所以臣要自己先行试种,种出来以后再看看具体情况推广到全大唐,要是顺利的话,陛下,五年之内,大唐应该就没有饥馑之忧了,主要还是土豆的产量太高,而且要求很低,其他水稻和玉米也可以,就是一旦遭遇旱灾之类的也不好说,也就是土豆用来保命,水稻和玉米用来吃饱肚子,陛下尽管放心,臣以老实人的名义发誓,绝对是真的!”
小说推荐
- 贞观唐钱
- 闪耀着不朽的容光,我愿意穿梭千年,去追寻曾经的方向,即使一夜灿烂,即使只有瞬间怒放。大唐总给我们留下太多遗憾,曾经的霸主犹如昙花一现。如果大唐流传千年,那我们的世界又会是怎样。从启示开始读哦。
- 历史军事小致命未知
- 最新章:1. 启示
- 贞观俗人
- 离玄武门之变只有三天了,秦琼却打算做个国之纯臣不参与其中,秦琅高呼这不是坑他吗?送上门的从龙之功怎么能不要,等事成之后再功成身退也不迟 到那时 做个俗人,不谈亏欠,不负遇见 做个俗人,贪财好色,放荡自由。
- 历史军事木子蓝色未知
- 最新章:第1359章 逼宫
- 空降贞观
- 赵云泽张开双臂,大喊道“老子是天杀的空降兵。大唐,接住老子 老子来了 腾飞吧,大唐 颤抖吧,胡虏 娇羞吧,美女 呀,最后一句怎么说出来了?太骚包了,这样不好 其实,人家赵云泽只是个诗人,很湿的人…
- 历史军事东篱泽未知
- 贞观贤王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 历史军事大眼小金鱼未知
- 最新章:第997章大结局
- 贞观变革
- 【创世历史2018流派征文之附身流】参赛作品】莫舒宇怎么也想不到,出个车祸却发现自己来到了大唐,而且正好穿越到了玄武门之变时期的临湖殿。尉迟恭本来来不及救李世民,刚好莫舒宇看到了就跟李元吉唠了句嗑,李元吉起身踢了莫舒宇一脚,从而救了李世民一命。从此莫舒宇和李世民过上了没羞没躁的生活。不对,是和李世民
- 历史军事戒笔1未知
- 最新章:第1章 玄武门惊变
- 贞观帝师
- 梦回贞观,一览千年,汉唐盛世何其傲然,却终究难逃国溃离散。异族的铁蹄踏碎长安,华夏涂炭。雕栏玉砌犹在,朱颜却改,此恨绵绵,何时可及?恨不能踏碎凌霄,乾坤倒转。也罢,便教我重回长安,以人为笔,书画三千卷,为盛唐续篇 我的大唐,没有遗憾。
- 历史军事石肆未知
- 最新章:第五章 《三字经》
- 贞观纵横
- 隋末唐初,孤儿李承言穿越成为李世民并不存在的长子李承言,因兵戈,与父母分离,机缘巧合之下,云梦山中被第二代鬼谷子所救,鬼谷学艺十五载,一经出事风云变 温文尔雅的李承乾,聪明的李泰,高贵的长孙皇后,开启只属于我的大唐盛世!
- 历史军事半纸文章未知
- 贞观憨婿
- “陛下,管管你女婿韦憨子吧,他又要在东门外单挑那帮大臣”一个大臣跑到甘露殿对着李世民喊道“这个韦憨子,简直就是胡闹,传朕的口谕,不许在东门打架”李世民一脸愤怒的喊道“走,去西门,东门不能打”韦浩在东门对着那些大臣们喊道。
- 科幻灵异大眼小金鱼未知
- 最新章:第900章远征(全书完)
- 贞观祸害
- 贞观四年,一代祸害横空穿越,成为一代贤相杜如晦的长子杜构,开始了没羞没臊的幸福生活 这是一个祸害闹出来的传奇故事 这是一个祸害玩出来的全新时代 这是一个祸害闯出来的盛世大唐 这是一本轻松搞笑种田文,在史书打扮的历史中信笔涂鸦 书友群640299482
- 历史军事行艺半步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