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行成一脑袋汗!
他如何不知自己乃是违逆皇帝的意志而行,如何不知皇帝已然暴怒于心,他即将面对的便是狂风骤雨?
然而,身为儒门学子,必须坚守自己的道统!
身为山东世家的子弟,必须坚守自己的立场!
“陛下明鉴,子曰:不学礼,无以立。何谓‘礼’?礼者,敬人也,敬人者,人恒敬之。如今新罗内乱,其女王束手无策,求助于大唐,意欲献上国祚以诚其心,此举固然诚挚,但若是吾大唐欣然纳之,与趁人之危何异?与礼不合。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大唐天威赫赫,四海咸服,自当以礼仪道德威压四方,而非是凭借兵戈甲利震慑群伦,志所谓多行无礼必自及也,其是之谓乎!”
言罢,起身离席,一揖及地。
李二陛下鼻子都快气歪了!
多行无礼,必自及也?
无礼的事做多了,必然会殃及到自己头上?
简直混账!
一介匹夫,只知道抱着老祖宗的观点抱残守缺,张嘴闭嘴“子曰”“诗云”,不懂与时俱进,不愿鼎革改新,腐儒尔!
李二陛下黑着脸,呵斥道:“汝是在诅咒李唐乎?”
张行成吓了一跳,赶紧拜服于地,大声辩解道:“微臣岂敢?只是一时失言,触怒陛下,还望陛下降罪!微臣忠心耿耿可鉴日月,愿为陛下千秋大业披荆斩棘,更愿为帝国万世强盛死不旋踵!”
伏在地上,张行成悔的差点想要给自己一个嘴巴!
怎么就口不择言,说出“多行无礼,必自及也”这等浑话呢?
看来,自己当真不是混官场的料啊,满肚子的诗书经义,但是朝堂之上论及阴谋诡辩,却是一身本事无处施展……
同时,他心中亦有疑问,得不到解答——为何自从汉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在历代帝王心目中无往而不利的儒家思想,在隋炀帝、当今陛下这等君王面前,便被弃若敝履、不屑一顾呢?
儒家思想主要是提倡礼,所谓的礼就是要有长辈之分,尊卑之分以及贵贱之分,如果这些等级秩序能够分得非常清楚,而且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到自己等级之内的事情,这样就能够促进一个国家的发展,就不会造成混乱的局面。所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成为了儒家心目当中最理想的一个社会状态,如果违背了这一个社会现象,那么就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这样才是最好的管理方式。
如此学说,对于那些要维护正统的人来说,简直就像命根子!至于平民百姓,只是“儒先亿度而言之,父师沿袭而育之,小子朦聋而听之”,“万口一词”,“千年一律”,方才“从众而圣之,亦从众而事之”,自然河清海晏天下大同,帝王垂拱而治,自可比肩三皇治世,彪炳千秋……
可为何这些雄才伟略的帝王,就是不听呢?
一旁,长孙无忌岂能错过此等良机?
当即起身离席,参拜启奏道:“陛下,蛮夷畏威而不怀德,此之谓粗鄙不通文明也。右仆射意欲对蛮夷施以王化,不啻于对牛弹琴,智者所不为也。大唐制霸天下,靠的便是兵革之利,故而四夷臣服,趋之若鹜。两晋名仕清谈成风,诗书文章风流百世,然而最终,却是蛮族南下肆虐中原,神州赤县尽染腥膻!故而,吾大唐若想称霸四海,昌盛百世,就必然轻文而重武,常备兵戈,厉兵秣马,不得有一时之疏忽!劝谏陛下马放南山刀枪入库,仅仅以仁德便能安天下者,实是包藏祸心,有妄图颠覆大唐社稷之嫌,望陛下明察秋毫,予以严惩!”
殿上群臣,大多数颔首附和。
大唐以武立国,威压四夷,自然要保持尚武之风,若是转向文治,以仁义道德来约束蛮夷……且不说蛮夷根本不听,大殿之上绝多数以武起家的大臣、武将,如何保证各自的利益?
若是房俊在此,怕是会立即给长孙无忌点个赞!
儒家那一套,早已不是汉初之时董仲舒领导的推崇“大复仇”之时的思想,以董仲舒为首的“公羊学派”激进之学说尽皆没落,代之而起的,便是“君权无限制,贵贱各有别”,玩起“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一套的“谷梁学派”……
历史证明,没有了“大复仇”之激进思想,讲究“宗族情谊”、“亲亲相隐”的儒学,除了培育出一代又一代的豪强宗族鱼肉乡里之外,便是对外的无限妥协!
蛮夷是个什么东西?
两只脚的禽兽而已,总不能禽兽咬了你一口,你还非得要回去吧?
若是如此,人与禽兽有何分别?
咱们有章服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大故称夏,关起门来“亲亲相隐”,社会和谐,圣天子垂拱而治,重现三王治世指日可待,何必搭理茹毛饮血的蛮夷呢?
那些蛮夷不知礼仪、不懂廉耻,何必跟他们一般见识?
他们打过来,送个女人和亲就好了,再不行就给一点金银财宝,总比那人命去跟蛮夷拼好吧?
完全没必要啊……
这就是汉朝之后,儒家的正统思想。
一代又一代的,渐渐腐蚀了汉家的尚武之风,阉割了炎黄子孙的壮志豪情!
故而,纵然中原王朝数次鼎盛冠绝全球,却再也不见“直捣龙城、收复河朔、奇袭高阙、扫荡漠北”的卫青,更不见“直曲塞,广河南,破祁连,通西国,靡北胡,追亡逐北,封狼居胥”的霍去病!
长孙无忌代表的固然是关陇贵族的利益,但是在民族发展的大方向上,却是一条无比光明的道路。
当然,世家门阀的骨子里自私自利的本性,使得他们只顾及眼前和己身,才不会去管什么家国天下、民族传承,一旦局势危机,操刀子就引起内战,祸乱天下……
张行成战战兢兢,摘去头顶梁冠,拜服于地,哑声道:“微臣死罪,不敢自辩,唯陛下乾纲独断,绝无怨言!”
长孙无忌是谁?
那是皇帝的大舅子,曾经与皇帝并肩作战、亲密无间、言听计从的男人!
纵然现在对其有所疏远,但是其身后关陇贵族的影响力,足以使得皇帝不得不做出违心的决定!
更何况,长孙无忌的指控太严重了!
包藏祸心、颠覆社稷?!
整个封建社会,这就是一条谁也不能碰触的底线,谁碰谁死!
若是别的罪名,皇帝或许会命有司严加调查,但是碰触到江山社稷,别管有证据没证据,只要皇帝认为你有,杀无赦!
事关江山皇位、宗庙社稷,哪怕再是仁慈的皇帝,也绝对不能姑息!
至此,原本的利益之争,已然转变为礼仪形态之争。
这是生死之争!
张行成也只能以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刚烈和坚定,绝不退让!
要么,皇帝选择长孙无忌,亦或是他背后的关陇贵族。
要么,支持他张行成,以及他身后的山东世家。
然而,这似乎并不难以抉择……
李二陛下面沉似水,仅仅犹豫了几个呼吸的功夫,便沉声道:“右仆射张行成,沉疴难返,精力萎靡,难以胜任繁冗之政务,准许其致仕归乡,荣养身体……政事堂诸位宰辅,稍候提议右仆射之人选,再于朝堂商议吧。”
张行成心头一片悲凉。
果然……
山东世家,如何比得过关陇贵族的影响力呢?
纵然陛下打压门阀之决心再是强烈,也绝不可能在这等情形之下,一意孤行的驳斥长孙无忌。
只是可惜呀,自己这个被整个山东世家抬举起来的尚书右仆射,连一年都没坐稳,便被“致仕归乡”,颐养天年了……
当然,他也明白,若是皇帝当真意欲将山东世家打落尘埃,那么此刻就不是“致仕归乡”了,而是责令三法司,对自己展开一场彻底的审查。
纵然一时跌落尘埃,但山东世家依旧还有机会……
或许眼前这位皇帝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但是太子文雅,上位之后,说不定便会注重内政、松懈武功,届时,或许便是山东世家崛起之时!
:。:
小说推荐
- 锦绣良缘之绣娘王妃
- 叶惊鸿是书画界一个传说,小小年纪就在一堆老人中间崭露头角。可她的名字更多的却是被年轻人津津乐道,因为年纪轻轻的她,却是服装界最善良的金牌设计师,她创立的品牌服装很多都是纯手工制作,是许多名人和明星的首选呀 可是她这身本领同时落在她爷爷的眼中,那就是不务正业 用老头子的话来说,做服装生意的都是小商小贩
- 仙侠修真懒语未知
- 天堂中的锦绣
- /
- 女生最爱景心未知
- 最新章:章节_73
- 锦绣清宫:四爷,偏要宠(锦绣清宫:四爷,脑洞大)
- 清朝拐了弯,四爷脑洞大,妻妾不好惹,孩子太糟心。这就是雅利奇进了四爷后院之后的总结。下五旗满人出身,除了一个姓氏家里穷的要啥啥没有。雅利奇倒是没打算怀着个宏图大志要四爷独宠。可能叫四爷看在眼里是因为迷路你敢信?能叫四爷再看一眼是因为穷你敢信?她自己叫四爷看着是又穷还蠢也就算了,这后院妻妾画风也是神奇
- 都市言情雪中回眸未知
- 锦绣田园之我有锦鲤富贵命
- 穿越成刚出嫁就被求学的丈夫抛在家中的小媳妇,苏锦表示很委屈。最让她最让她郁闷的是,这家人有个别极品亲戚,却抵不上原主这个最大的极品!她费尽心思让夫家人对她改观,好顺利休夫,却发现以前对她不上心的男人,竟然想要与她瓜田李下?去你的,我只想休夫!
- 都市言情夜墨公子未知
- 最新章:第1085章 波谲云诡(44)
- 锦绣山河:农门有女倾天下
- 锦绣山河农门有女倾天下
- 都市言情南宫翎未知
- 最新章:第八十九章心怀不轨的人大发善心?
- 娇宠田园:娘子,不侍寝(锦绣田园之我有锦鲤富贵命)
- “相公,七天了,我能能下地了吗“娘子,为夫帮你“滚”她强撑着下地,狠狠一脚踹向他,却被他抱了个满怀“娘子,大白天的就对为夫投怀送抱,为夫拒绝”某只腹黑坏笑着,娘子不侍寝,他只能用点儿阴谋阳谋,不走寻常路。穿越成刚出嫁就被求学的丈夫抛在家中的小媳妇,苏锦表示很委屈。最让她最让她郁闷的是,这家人有个别极
- 都市言情夜墨公子未知
- 最新章:第2章 跋扈
- 锦绣
- 她是他们的公主,是他们倾心呵护的宝贝 深陷黑暗的他们愿意倾尽一切来保护她的纯真 却又情不自禁的将她拖入一个个欲望的深渊…
- 都市言情pipple未知
- 锦绣谋
- 别人只道路敬淳是个冷情、狠厉,在战场上杀人如麻、只认胜败的无心之人。却不知他也曾是个会救人、劝慰人的俊朗如玉、温润有礼的翩翩佳公子。江疏影自从九岁那年得他相救,便对他生出似海深的情意。敬他!爱他!甚至害他!不知何时才能到头的敌对与纠缠无非是想他能多看她一眼。她这辈子在人间逗留数十年之久,唯有放不下他
- 其他综合流瓦未知
- 锦绣欢
- 重生为大都朝秦国公府的嫡女,秦玥表示毫无压力,上有老祖宗罩着,下有护短娘亲顶着,就算她将整个大都朝翻过来,也可以傲骄地吼一声“我上面有人 上头的那位听了也不过呵呵大笑两声,转头吩咐内侍去秦国公府传旨“嗯哪,将那块被翻过的地赐给淳郡主玩着吧 某贵女咧咧嘴,有些不屑 某美貌男得寸进尺“陛下,你可不可以诚
- 女生最爱诗雨如梦未知
- 最新章:第三百四十六章 终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