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孝友神情激愤,一番长篇大论,将房俊之所作所为批得狗血淋头,总之一句话,此獠实乃穷凶极恶之辈,恶意破坏大唐与睦邻友邦之融洽关系,不严惩不足以平民愤,不严惩不足以肃法纪,不严惩,就无法对周边邻国交待……
话音一落,殿上群臣脸色都不好看。
程咬金心直口快,首先按奈不住,冷笑道:“吾追随陛下一生征战,身背数创,却从来不知,吾大唐行事,何须向那些蛮夷豚犬交待?!”
大唐以武立国,天下承平未久,朝堂之上尽是戎马倥偬征战沙场的武将,即便是那些文臣,亦是各个身手不凡,上马皆能冲锋陷阵,挥刀杀敌!
他们追随李二陛下,以武力荡平三十六路反王、七十二股烟尘,以武力追亡逐北一雪渭水之耻辱,以武力横扫西域使得唐军之步伐重新踏上昔日汉家足迹……
这些人,马革裹尸,血染征袍,何时需要对任何人交待?
非我族类,尽皆豚犬而已,若有不服,必将刀刃相向,哪里用得着什么交待?
然而现在,居然有人在大殿之上堂而皇之的叫嚣什么“如何交待”,且还是李唐皇族子弟……
尉迟恭一张黑脸更是黑如墨炭,瞅也不瞅鸿胪卿李孝友,冲着李二陛下便施礼道:“末将谏言,陛下应当驱除李孝友鸿胪卿之官职,既然是皇族子弟,还是让其好生在家里待着,多多为皇族繁衍子嗣吧。”
李二陛下一张脸阴沉得快要滴出水来,瞪着李孝友的目光仿佛择人而噬的猛虎……
这脸被人家给打的,“啪啪”响!
言下之意,你们皇族是不是过上好日子,就忘了以往朝不保夕夙夜难寐的苦难了?
既然如此,那也请别出来害人,乖乖的躲在家里生孩子吧……
吏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不干了,瞪着尉迟恭,怒道:“老黑炭,有话好好说,这般阴阳怪气,骂人呐?”
尉迟恭“嘿”的一声,翻了个白眼,针锋相对道:“骂人怎么了?该骂就得骂!就算是你江夏郡王若是说出这等混账话来,某也照样骂!你待怎地?”
李道宗气的不轻,狠狠的瞪了李孝友一眼,扭过头去,不搭理尉迟恭。
李孝友后背冷汗直冒……
几乎殿上所有文武大臣都瞅着他面色不善,连皇帝的眼神都阴仄仄的,可他就弄不明白了,难道自己说错了?
大唐乃礼仪之邦,素来以教化万民为己任,周遭邻国尽皆感受大唐之王化,方才能够从野蛮落后之后走出来,大家携手奋进,共创幸福美好明天……
可现在房俊所作所为,哪里有一丝半点教化之意?
强盗都没有他这么狠!
长此以往,四周邻国对于大唐“畏威而不怀德”,那如何体现大唐的天朝上国威仪?与突厥、吐蕃、吐谷浑等等蛮夷又有何区别?
诚然,他与房俊素有积怨,恨不得将其挫骨扬灰,但是他对天发誓,他真没有趁机打击报复啊!
李孝友战战兢兢,躬身施礼道:“陛下明鉴,微臣赤胆忠心,所思所虑,皆为大唐着想,固然与房俊素有恩怨,却绝无公报私仇之心意……”
话说一半,岑文本已然向皇帝说道:“陛下,微臣认为,这等话题并不需要争辩、讨论,徒费口舌而已……还是议一议,房俊奏疏是所言,新罗善德女王亲自赶赴长安,即将献上国术玉玺,请求大唐敕封一位皇子继任新罗之主这件事吧……”
李孝友差点被憋得吐血,顿时面红耳赤!
老贼!
当吾死人乎?!
这般视若无睹,是可忍孰不可忍!
身为皇族子弟,李孝友纨绔习气并不少,只是自从年前接任鸿胪卿之后,大加收敛,此刻被岑文本的无视气的血涌上头,怒斥道:“老匹夫,欺人太甚!”
此言一出,殿上一直微臣插眼的大臣们,便纷纷摇头叹息。
陛下之意,是要多多扶持几个皇族子弟,在九卿之中担任要职,提升皇族的影响力,大家自然无可无不可。封建天下,皇帝乃是天下之主,整个天下都是李家的,谁能有意见?
只是这个李孝友明显不是付不起的阿斗,身为鸿胪卿,却能够说出那番近似于软弱的话语来,也不知屯兵天下各处的府兵将领们听闻,会是何等反应。
鸿胪寺掌管一切对外事宜,素来与军方穿一条裤子,双方利益相同,仗打得越多、打得越大,自然利益就越多,否则天下太平河清海晏,还要军队和鸿胪寺干什么?
可惜呀,这位皇族子弟,连自己的指责都没有弄清,连屁股应当坐在哪里都不知道,便急吼吼的发表自己的政治主张……况且,你这番近乎于软弱的调调儿,陛下能听得进去?
咱们这位皇帝,今年虽然修身养性,可是骨子里依旧是那个“三千破十万”、意欲御驾亲征的铁血君王!
在皇帝心里,唯有不停的征战、不断的征服,才能够让他距离“千古一帝”的梦想更进一步,你现在劝他要对邻国怀柔以地……
呵呵,你咋不劝狼吃草呢?
或许那个更容易一些……
果不其然,皇帝显然对这个宗室子弟忍无可忍,厌弃的挥了挥手,淡然道:“汝先退下,回家好生反省。”
李孝友浑身一颤,脸色煞白,却不敢忤逆皇帝之言,只得耷拉着脑袋,灰溜溜退出大殿。
“唉!是某有些想当然了,人才难得,纵然是揠苗助长,亦是不成器呀!”
李二陛下有些郁闷。
为何同是长安城中的纨绔子弟,房俊可以一朝醒悟便浪子回头,扬蹄奋进,似李孝友这等宗室子弟,却往往难堪大任,无一是处?
叹息一声,李二陛下道:“回头,政事堂重新拟定一个鸿胪卿的人选吧,鸿胪寺干系重大,定要一个老成谋国之人,方可契合国家之政策,协助诸位宰辅料理军国大事。”
“喏!”
岑文本与一直闷声不吭的李绩齐齐起身应命。
李二陛下摆摆手,让两人坐下,这才说道:“诸位说说吧,对于新罗女王请求内附于大唐,并且请大唐敕封以为皇族子弟继任新罗王位之事,有何看法?”
这件事,其实先前已然有所争议,赞同者与反对者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也就暂时搁置,并未有所决议。
谁成想房俊这厮率领船队出去耀武扬威的转悠一圈儿,把这个难题又给重新提上了议程……
然而毕竟有所不同,以往是大唐要求,难免有趁火打劫强人所难之嫌,现在则是新罗请求,人家心甘情愿,若是不准,反而有可能伤害了盟友的感情,拒人于千里之外……
李二陛下捋着胡须,眼神湛然的看着诸位大臣,心里略感爽快,满朝文武,还是房俊这个棒槌贴心呐!
当年他下诏封建天下,其中固然包含诸位有功之臣,有筹功之意,但是更主要的却是私信作祟,意欲将自己的儿子们都能敕封建国,自己亲手打下来的江山,儿子们尽皆有份,不至于除了太子之外余者一无所有,最终闹得因妒生恨,兄弟阋墙。
结果却被大臣们齐齐否决了……
这件事,一直是他心中块垒,总惦记着是个事儿。
这一次他又以长乐公主之封爵明明佐渡岛,以此试探群臣,没想到群臣尚未有所反应,反倒是离得最远的房俊闻到味道,主动将事情办得妥妥帖帖。
皇帝自然心中快慰,睥睨着殿上群臣,心中忍不住在想:论起逢迎拍马、阿谀奉承之道,不是我瞧不起谁,你们都是渣渣……
瞧瞧人家房俊是怎么办事儿的?
大军压境,挑拨离间,将新罗祸祸得主动上表臣服,愿意内附,并且主动提请敕封大唐皇子前往新罗继任!
你们不是说朕觊觎邻国之领土,以暴力慑服,非是明君之道么?
现在人家新罗女王找上门来要求朕去觊觎她的领土,你们还有和话说?
大臣们自然也能看到其中之区别,所有无论赞成与否,都在心里头快速转着各种念头,组织着措辞,盘算着利益,一时之间居然无人答话……
小说推荐
- 锦绣良缘之绣娘王妃
- 叶惊鸿是书画界一个传说,小小年纪就在一堆老人中间崭露头角。可她的名字更多的却是被年轻人津津乐道,因为年纪轻轻的她,却是服装界最善良的金牌设计师,她创立的品牌服装很多都是纯手工制作,是许多名人和明星的首选呀 可是她这身本领同时落在她爷爷的眼中,那就是不务正业 用老头子的话来说,做服装生意的都是小商小贩
- 仙侠修真懒语未知
- 天堂中的锦绣
- /
- 女生最爱景心未知
- 最新章:章节_73
- 锦绣清宫:四爷,偏要宠(锦绣清宫:四爷,脑洞大)
- 清朝拐了弯,四爷脑洞大,妻妾不好惹,孩子太糟心。这就是雅利奇进了四爷后院之后的总结。下五旗满人出身,除了一个姓氏家里穷的要啥啥没有。雅利奇倒是没打算怀着个宏图大志要四爷独宠。可能叫四爷看在眼里是因为迷路你敢信?能叫四爷再看一眼是因为穷你敢信?她自己叫四爷看着是又穷还蠢也就算了,这后院妻妾画风也是神奇
- 都市言情雪中回眸未知
- 锦绣田园之我有锦鲤富贵命
- 穿越成刚出嫁就被求学的丈夫抛在家中的小媳妇,苏锦表示很委屈。最让她最让她郁闷的是,这家人有个别极品亲戚,却抵不上原主这个最大的极品!她费尽心思让夫家人对她改观,好顺利休夫,却发现以前对她不上心的男人,竟然想要与她瓜田李下?去你的,我只想休夫!
- 都市言情夜墨公子未知
- 最新章:第1085章 波谲云诡(44)
- 锦绣山河:农门有女倾天下
- 锦绣山河农门有女倾天下
- 都市言情南宫翎未知
- 最新章:第八十九章心怀不轨的人大发善心?
- 娇宠田园:娘子,不侍寝(锦绣田园之我有锦鲤富贵命)
- “相公,七天了,我能能下地了吗“娘子,为夫帮你“滚”她强撑着下地,狠狠一脚踹向他,却被他抱了个满怀“娘子,大白天的就对为夫投怀送抱,为夫拒绝”某只腹黑坏笑着,娘子不侍寝,他只能用点儿阴谋阳谋,不走寻常路。穿越成刚出嫁就被求学的丈夫抛在家中的小媳妇,苏锦表示很委屈。最让她最让她郁闷的是,这家人有个别极
- 都市言情夜墨公子未知
- 最新章:第2章 跋扈
- 锦绣
- 她是他们的公主,是他们倾心呵护的宝贝 深陷黑暗的他们愿意倾尽一切来保护她的纯真 却又情不自禁的将她拖入一个个欲望的深渊…
- 都市言情pipple未知
- 锦绣谋
- 别人只道路敬淳是个冷情、狠厉,在战场上杀人如麻、只认胜败的无心之人。却不知他也曾是个会救人、劝慰人的俊朗如玉、温润有礼的翩翩佳公子。江疏影自从九岁那年得他相救,便对他生出似海深的情意。敬他!爱他!甚至害他!不知何时才能到头的敌对与纠缠无非是想他能多看她一眼。她这辈子在人间逗留数十年之久,唯有放不下他
- 其他综合流瓦未知
- 锦绣欢
- 重生为大都朝秦国公府的嫡女,秦玥表示毫无压力,上有老祖宗罩着,下有护短娘亲顶着,就算她将整个大都朝翻过来,也可以傲骄地吼一声“我上面有人 上头的那位听了也不过呵呵大笑两声,转头吩咐内侍去秦国公府传旨“嗯哪,将那块被翻过的地赐给淳郡主玩着吧 某贵女咧咧嘴,有些不屑 某美貌男得寸进尺“陛下,你可不可以诚
- 女生最爱诗雨如梦未知
- 最新章:第三百四十六章 终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