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嬷嬷心疼的拍了拍杨仙茅的脸,拉过了杨仙茅的手摸索着瞧着他,满脸慈爱道:“我明白了,你肯定就是杨太医的嫡孙。只是你爹和你奶奶都不肯把这个事实告诉你,我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可能杨太医根本不知道你奶奶怀了你,又或者你奶奶和杨太医好了之后怀了你,又偷偷离开了杨太医,他不知道你奶奶在哪里。要不然以杨太医的性格,一定会把你奶奶娶走的。”
杨仙茅懵懵懂懂的样子说道:“是这样的吗?难怪小时候我奶奶经常跟我说杨太医的事情,说了好多。”
“哦?她都说了什么?”
“我奶奶说杨太医娶了两个郡主,其中一个叫药香郡主,她有一个很奇怪的病,是从娘胎带来的,这病是天生羸弱,连太医都治不好,后来是杨太医治好了的。还有京城发大水,当时他们去峡谷还是杨太医救了两个郡主。因为这个缘分,他才娶到了其中一个郡主,但是因为皇家不让两个郡主嫁一同个人,因此娶第二个郡主着实费了很多周折。”
一听这话头,陶嬷嬷眼泪都快下来了。到现在她已经完全肯定,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就是杨太医的后人。因为两个郡主的事情,外人绝对不可能知道的。这属于皇家的秘密,除了真正在杨太医身边做过事,又或者跟杨太医有过亲密接触的人之外,他人是根本不可能知道这么详细的内幕的。所以也就只能说明一点,那就是这个年轻人的奶奶跟杨太医关系非同一般,才可能知道这么核心的秘密。
陶嬷嬷看见了恩人的后代,忍不住眼圈都红了说道:“太好了,孩子,你刚才说你是在城外进来卖菜,被堵到城里头的,这么说你城里没有其他亲人了?”
杨仙茅点点头说道:“是呀,也幸亏这位好心的掌柜让我在这跑堂。”
陶嬷嬷嗔怪地瞧了一眼掌柜的说道:“怎么能让恩人的孩子做这种粗活呢。”
虽然陶嬷嬷的话没有更多的责备的意思,但是还是把掌柜的闹了个大红脸,期期艾艾的说不出话来。陶嬷嬷慈爱的瞧着杨仙茅说道:“孩子,你有什么本事说来给嬷嬷听听,嬷嬷给你找个更好的差事。”
杨仙茅心头早就已经想好了,当下说道:“小时候我奶奶给了我一本书,说是杨太医给她的,是一本医书。本来是给我爹的,可是我奶奶说我爹太笨学不会,就把这个医书给了我。我从小就一直在背,在村里还经常给人看病。只不过村里的人都没多少钱,所以家里也没怎么挣钱,但是村里的人都说我看看病看得的挺好的。我曾经想到城里来找医馆当个学徒什么的,可是我爹和我娘舍不得我走,也不让我进城。总说让我在家种地就好,我们家有几分薄田,把地种好了,一样能够养活全家的,不要去好高骛远。还不让我听我奶奶的,可是私下里我还是把那本书背了个滚瓜烂熟,时常也给人看病。”
陶嬷嬷又惊又喜,说道:“你学会了你爷爷杨太医的医术?”
杨仙茅有些疑惑地瞧着他,说道:“我爷爷真的是杨太医?”
“确凿无疑。对了,那本医书在哪,能不能给我看看?杨太医写的药方在我们皇宫里头的尚药局存的有,他的字我一眼就能认出来。之前他给我开过方的,他的字很特别,跟别的人不一样。还可以从尚药局拿药方来对比的,只要比对之后字迹一样,那你就一定是他的孙儿。若是真是这样,你可是太医的孩子,又是我们京城的恩人的后代,我禀明官家之后,官家肯定会给你一个好的安排。”
杨仙茅一听顿时十分高兴的样子,随即又有些沮丧的说道:“可是那本医书我平时怕丢了,都放在家里头的,没带在身上。在城外头,现在金军围城,我出不去啊。不过从小我爹就让我学写字,而且写字的字帖就是那医书上的字。因为我奶奶说那本医书的字写得极好,就要我照着那本医术来写。所以我的字跟我爷爷很像的,应该差不多。”
陶嬷嬷急忙道:“那太好了,快拿纸笔来,你写几个字我瞧瞧。你就写个方子给我,我正好身体也不大好,你给我查一下,顺便给我开个方。我瞅瞅你的字,有几分像你爷爷的。”
掌柜的亲自跑到礼物拿来了笔墨纸砚铺在桌上,杨仙茅并不着急写方子,而是瞧了瞧着陶嬷嬷,然后说道:“嬷嬷,你先不要告诉我你是什么地方不舒服,我先看看你的手相和摸摸你的脉,我看我说的准不准。”
陶嬷嬷更是大吃一惊,上下又瞧了瞧杨仙茅说道:“你真的真有这本事啊?好好好,孩子,你先看看吧。”
杨仙茅先看了她的舌相,然后拿过她的手腕诊脉后沉吟片刻说道:“嬷嬷,你的胃口不好。”
就这一句话便让陶嬷嬷吃了一惊,再次凝视杨仙茅,不过她没有说话,也没有点头摇头。
杨仙茅接着说道:“嬷嬷这病至少有三年了,而且近一年来症状加剧。时常感到胃脘部胀痛,也没力气。吃东西不香,每餐也就小碗稀饭,晚上还泛酸水。大便溏泻,每天三到五次。”
这一次没等杨仙茅说完,那陶嬷嬷已经赞不绝口了,笑逐颜开的说道:“对对对,全都说对了,原来你当真学到了你爷爷的本事,好好好,太好了。”
杨仙茅微微一笑,说道:“嬷嬷,你这病还没说完呢,得把病症说完,还要给你开处方呢。你不是要看看我的笔迹是不是跟杨太医的笔记相同吗?”
陶嬷嬷实际上已经完全确认杨仙茅就是杨太医的孙子,但是听到杨仙茅这话,她呵呵笑了,点头说道:“行啊行啊,那你接着说。”
杨仙茅拿过她的手继续诊脉,瞧着她满是皱纹的脸说道:“嬷嬷你面色不华,形销骨立,精神疲惫,皮肤干燥,畏寒怕冷,四肢麻木无力,尤其下肢特别厉害。行走没有力气,平时老想打瞌睡,而且嘴巴两侧很难受,不知道我说的对是不对。”
陶嬷嬷连连点头说道:“说得再对没有了,你比太医院那帮太医都说得准。而且他们还是根据我平时的症状来归纳的,都没你说得准呢,呵呵呵。那你说得这么准,这病到底该怎么治呢?”
杨仙茅摸了摸下巴说道:“治痿独取阳明。我给你开个方子,用炙黄芪,党参,炒白术,川桂技,炒白芍,炙甘草,淡干姜,淡附片,云茯苓,乌梅,焦山楂,绿萼梅,饴糖,大枣。”
说罢,杨仙茅提笔在纸上将方子写了下来。他写的很快,行走龙蛇很快便将一套方子写好了,递给了陶嬷嬷。陶嬷嬷只看了一眼,并没有伸手过来接,泪流满面的说道:“如果不是因为你这么年轻,我一定认为你就是杨太医本人。如果杨太医没有飞升成仙,他此刻至少有六十岁了,不可能像你这么年轻的。”
“嬷嬷莫哭,难道我的字跟他真的很像吗?”
“简直是如出一辙,他的方子我一直藏着呢。因为那是我唯一的一次病得几乎要死的大病,而且这之前太医都是束手无策的。是杨太医给救回来的一条命,我心中无限感激。我知道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宫女,他不会在意我的,但是我一直很感激他,想留下他的一点东西,日夜为他祈祷。因此我就把他给我开的方子自己抄了一份,把抄的那份拿去抓药,并存到了尚药局。尚药局的人也没有细看,他们也不会在意我们这种小宫女搞什么鬼的。这样我就把他的方子留了下来,我每次感念杨太医的恩德的时候都要拿这药方出来瞧瞧。所以对他的字烂熟于胸,而你跟他的字完全一模一样。”
杨仙茅一副不好意思的样子说道:“只可惜我没见过他。”
陶嬷嬷说道:“好孩子,你不用在这儿了。待会儿跟我进宫,我去跟娘娘说一下,把你安排在太医院做学徒吧。因为你太年轻了,要做太医只怕有些困难。你虽然给我看得很准,但到底才二十来岁,而且太医院现正缺人手呢。”
“太医院缺人手吗?”
“是呀,现在金军围城,打的太过激烈。我们很多将士都受伤了,所以官家派太医院的学徒上去给这些受伤的官军疗伤,结果有不少学徒就这样死于乱军之中,因此需要招新的学徒了。不过你放心,最近官家已经下令,不让太医院的学徒上城楼了。而是叫城里的民壮上去,把受伤的将士运下来,到城下医治,这样就不会再受伤了。不过城里各处都有伤员,这些太医和学徒实在忙不过来,所以最近一直在扩充人手。咱们的将士死伤太多,需要很多的懂医的,像你这样年轻的学徒去帮忙。不过你是杨太医的后人,我跟娘娘说一声,把你留在宫里,不让你到前线去,免得刀剑无眼。”
小说推荐
- 大宋小郎中
- 能用双眼就看出身体里面的病症,找到病因,对症下药 王政回到大宋,救死扶伤,以医道强国 小医医人,大医医国。
- 历史军事辛若云未知
- 最新章:第五章 当我是个屁,放了吧
- 大宋小郎君
- 穿越天圣年间,家境没落的落魄学子用自己的智慧玩转大宋 泼辣清秀的丫鬟对他百依百顺,出尘脱俗的才女对他至死不渝,秦淮河边花魁为了他从良待嫁 从落寞学子到商道奇才,然后又连中三元万众瞩目,且看叶衡如何诠释什么叫做人不风流枉少年!
- 科幻灵异落笔生根未知
- 最新章:作品相关
- 大唐小郎中
- 一个中医院的小药剂师,意外穿越来到开国之初的大唐,成了一家小药铺的小郎中。开药铺的父亲医术平平,老母慈爱而怯弱,姐姐泼辣护短。药铺濒临倒闭,一家人生活十分艰难。年边了,锅里只有混着野菜的黑面馍馍,大堂坐着冷面女房东逼债,交不上房租,就要将他们全家扫地出门 从这里,他踏上一条满是荆棘的从医之路 书友群
- 历史军事沐轶未知
- 最新章:第1章 药房
- 大宋第一状元郎
- 大宋第一状元郎简介 靖康前夕,大宋歌舞升平,汴梁春风糜烂。在这浩劫即将到来的时候,大宋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穿越到一个远近闻名的守正君子身上,杨霖走到哪都是一片敬重的目光。可是他的本X已经快要掩盖不住了书友群5666494!
- 都市言情日日生未知
- 重生之武大郎玩转宋朝
- 混社会的黑道头目武植化身武大郎,演绎出一段段或可歌可泣或香艳缠绵的故事 铁血的山庄,宋辽的世仇,快意的人生,呼啸而来的红颜!请看《大宋贵王武植演义 本文部分参考史实,非严谨性架空历史,请各位不必深究!
- 历史军事录事参军未知
- 最新章:结局的解释
- 乡村小郎中
- 美女村长娶回来了个废物老公,谁知道惊喜连连,会武功,会治病,既上的了厅堂,又下得了厨房。这是一个传奇村长背后的男人的故事…
- 都市言情妖刀屠龙未知
- 最新章:完结撒花!
- 郎中家的小娘子
- 别人穿越不是嫁给皇帝就是王爷,而她一个按小时赚钱的心理医生竟在穿越后嫁给了个一贫如洗的小郎中。于是,灵芝本着“人人都是精神病患者,不分古代与现代”的原则开始为古代人进行心理治疗。从此,夫妻俩一个医身,一个医心共同发家致富,走上人生巅峰!
- 科幻灵异萧筱晗未知
- 最新章:第九十八章番外2:人生如戏难得糊涂
- 穿越之大宋小地主
- “婶娘,小叔不会跟阿爹一样会死吧”破旧的土屋前,一个显得十分消瘦的三四岁小女孩咬着小手指,朝一位同样清瘦的,只有十六七岁模样脖子上长着一小块胎记面容姣好的女子问道“不会的,珞珞,你小叔会好起来的,一定”女子看了看被一张芦席遮挡着的房门,抱着小丫头坚定地说道—带着因为开发游戏需要的大量知识,计算机专业
- 历史军事虽言小家未知
- 最新章:第一章 咦,穿了?
- 大宋小农之一代天骄
- 从小农民到乱世英雄,都是喝酒惹的祸,没有退路。穿越大宋,江山纷乱,封疆扩土,成就一代天娇。
- 历史军事尘世二把刀未知
- 最新章:第四十五章 四个穷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