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老头脸色阴沉,有些难看。
晒场空地上,很快就抱来了柴火,生起了几大堆火,乡上来人和村民们围着火堆站着。
还有人搬来了几张桌椅。
老赵坐在桌前,沙家还特意让人给老赵端来了一盆炭火,这炭火没烟直接放在脚下烤的还暖和,他甚至还特意让人把他自己平时烤火的暖手炉也送到老赵桌上。
高家则差人赶紧烧了一壶好茶,又下了一大盆的面条端上来。
老赵脚下有炭盆,手里有暖炉,又吃了碗热面条,倒是身上很快暖和过来了。
“乡亲们也都饿着吧?”老赵笑呵呵的对着那些看着他们吃面而咽口水的百济村民道。
那些村民们却只是暗里流口水。
“富翁、高郎、沙郎,你看咱们倒是吃饱了暖和了,可大家都冻着饿着呢,要不给大家也下碗面条如何?”
三个土豪地主,心里哪管这些人的死活。
可刚才见到老赵发飙的样子,心里畏惧,这个时候摸不清楚这些人到底要干什么,也不敢怎么做对,只好招来人让他们去煮面条。
富老头叫过儿子到面前,“煮十斤面,多放水。”
全村一百多户人,五六百口子人呢,结果老头却只让儿子煮十斤面,可他儿子还嫌煮的多了,十斤面也不少呢。
“放两斤就行了,煮面还要浪费水浪费柴火呢!”
“别废话,煮十斤吧。”
老赵手里捧着个暖炉,打量着面前的村民。
很明显的分为了两拔人,一边是富沙高三家土豪地主们,三个地主穿着貂,身上暖和着,衣着光鲜,个个面色红润,还有不少胖子。而另一边的那几百号村民,则个个面有菜色,衣服单薄还尽是补丁,甚至有大冬天还光着脚的,站在寒风里,弓着背缩着腰。
有些人表情麻木,目光呆滞。
做为从府兵中退下来的亭长,老赵对眼前的这一幕并没多少什么同情之类的感情。
他此趟大冷天的下来,也仅仅是上面的要求。
现如今,百济道的各营府兵基本上已经部署到位,而且百济国原上层的贵族官员们,也基本上被控制了。
朝廷也移了几批移民过来。
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现在朝廷要求百济道开始深入下面,全面推行土地改革政策。
土地改革,当然就是要均田授地,实际本质则是打击百济国原来地方的豪强地主大户势力,要把这些人的土地收归到朝廷官府公有,然后再将其中部份分授给原来无地贫穷的百济底层人民。
当然,更多的土地,其实还是要留给汉移民们。
说到底,他们这些乡亭长们就是处于土改的第一线。
上面的态度很明确,对于地方上的豪强地主们,没有什么可说的,一刀切,通通打倒。
而对于底层的贫苦百济民,则是要先争取拉拢团结。
前段时间,老赵还被郡里点名前去郡城参加了一个土改工作培训班,学习如何做好这一新政。
现在,老赵脑子里装着很多新学到的政策和办法。
礼村是乡里的大村,也是老赵挑选的土改第一站,必须得打响。
老赵坐在那里慢慢喝着茶,茶只能说是一般。
他没急着马上开始做什么。
清晨的寒风中,一缕金色的阳光洒下,太阳出来了。
面条终于煮好了。
三家都派奴仆挑着几大桶的面条出来,老赵起身,亲自给村民们分面条。
一勺下去,结果只看到汤汤水水,面条没见几根,更别说油花了。
老赵摇摇头,却也没说什么,只是让百姓回家拿来碗盛面。
村民们的脸上有了笑容,高兴的跑回家,他们拿来木碗、陶碗,有的甚至直接拿来了陶锅木盆。
有的家里五六口人,却拿不出一人一碗。
面条汤水倒进一个个碗里,这些人赶紧喝了起来,连烫也顾不得了。
老赵带着乡亭的吏员、民兵们,给几百号村民都打了面条。
“富翁,你不吃吗?”
富老头当然瞧不上这种面汤,笑着说不饿。
场上喝面汤的声音很大。
虽然三家的面汤里,加起来都没二十斤面条,可好歹这不是白水,每人碗里总是有几根面条的,这汤也是有面条味。
吃了大碗面汤,总算也没那么冷了。
看他们这个样子,老赵心里也清楚这些村民的日子以前过的不怎么样。老赵是河北清河人,这是出了名的地狭人多的地方,他家以前一大家子人就一点点田地,平原上还总容易有个旱涝灾害,一遇灾便是青黄不接。
到现在老赵童年时的记忆里,还尽是饥饿。
直到后来迫不得已,举家成了流民,再被裹挟着成了流贼,再然后被官军招安,成了府兵,再然后受伤退役,在这安东当了一个亭长。
如今的日子还是不错的,他移驻安东为府兵时,已经把家小都带来了,他自己分了百亩军田,另外他是旗手,享受队副级待遇,又给他分了五十亩田,然后家里每人分了二十亩永业田,一家子人总共分了三百多亩地。
虽说新家还很简陋,可却让人充满希望。
“大家先申报一些产业吧,富翁先来?”老赵笑着对富老头道。
富老头心想该来的终究要来了,有些不安的过来。
“坐。”老赵指着桌前的那把长凳。
“富翁家有几口人,奴隶多少,部曲多少?家中宅子几间,田地几亩,牲畜多少?”
一名书吏开始提笔书写。
富老头眉头都拧成了一个川字。
“富翁,这都是朝廷的要求,咱们百济道要来一次大普查,清量田地,登记宅产,田地和宅院、商铺、奴隶以及大的牲畜、车船,都要登记造册存档,并颁给契证,以后就以这契证为准,无契证就不能证明这些属于你,无契证的可就要列为无主之物,要被朝廷收为公有的。”
富老头进退不得。
报了,又怕里面会有问题,不报吧,这赵亭长早就打好了埋伏,一旦被发现隐瞒不报,到时就会被当做无主之物收走。
沉默。
老赵也不催,坐在那里悠闲的喝着茶。
这次的土改不是请客吃饭,对土豪大户们是不会留情的,但在郡里培训的时候,上面也讲过这差事得讲究方式方法,不能直接硬来。
得一步步的来。
而这核查清量登记就是第一步。
其实老赵来前,已经对全乡各个里村的豪强地主大户们摸过底了,乡亭早就对各村情况做了摸底,对治下百姓划分了类别。有豪绅、地主、富户,也有小自耕农和佃户贫民,以及奴仆、部曲。
不过这些情况,多是通过黑皮等这些归顺朝廷的百济人提供的,现在老赵还要亲自下来做个核查,以免被黑皮等这些百济人糊弄。
上面早说过,要治理百济,得打击一批人,利用一批人,团结一批人。这打击的那批人自然就是原来的王室贵族官员们和地方上的豪强地主富商们,要利用的就是那些对朝廷恭顺的一些原小吏、自耕农、小产业者等,吸引这些人到百济衙门里充当吏员,充做土团协从军,以及地方治安队等。而要团结的,则是原来那些无产的底层贫民,甚至是奴仆部曲们。
老赵也清楚朝廷的大政策肯定是移民换种,这是朝廷对多个征服之地的基本策略,但这只是大方向,不可能一蹴而就,得一步步来,毕竟百济有几百万人口。
富老头开始汇报情况,那边书吏一笔笔记录。
“还有吗?不要有遗漏。”老赵不时的提醒一声,然后富老头皱着眉,停顿一会,又汇报了一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小说推荐
- 穿越隋唐之隋唐乱
- /
- 都市言情风笑我未知
- 最新章:分节阅读3
- 隋唐大魔王
- 唐太宗说黎民有不懂得可以问官员,官员有不懂的可以问朕,朕有不懂的,可以问知节。军神李靖说古人云有天生而知之者,为知节也;吾当每日聆听教诲。罗士信和李元霸从门外探出了脑袋问大哥,咱们今天打哪一个.
- 历史军事话千秋未知
- 最新章:第三章 招兵买马
- 隋唐大主宰
- 超越时代的思想,绽放无与伦比的辉煌,世家大族顶礼膜拜 顽强不屈的意志,成就朝堂上屹立不倒的神话 坚韧倔强的性格,一次次升华血与火洗礼中的品格 大气洒脱的作风,让异族与另类甘愿匍匐在脚下 几百年后的史书记载了这样一段话 李向,生于乱世,少慧,思敏,善断,黄口立德,弱冠立功,而立立言,以一己之能强军,以
- 历史军事最爱吃菜花未知
- 最新章:写在前面的一些话1
- 大唐狂士
- 魂穿中唐,帝国时代,女皇强悍 入幕僧,富贵十年,不如洛阳卖药汉 狄公案,云诡波谲,机关谁在算 二武夺嫡,两韦争宫,双李轮流转 控鹤府,小张吹箫,莲花灿烂,不如五郎小腰蛮 皇室外戚,世家贵族,掌权人物千千万 倒头来,寿终天命,谁能活一半 过河卒,后路断,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看我权谋手段 煮清茶,扑罗扇
- 科幻灵异高月未知
- 最新章:409.第409章 新的旅程
- 逆转隋唐
- 胜者,书写历史,败者,接受命运 记载、史记,又掩埋了多少真相 一千五百余年后的一道雷电,将李轩送回大业年间,且看他如何逆转隋唐 PS 1,QQ群468973919 2,本书旨在给读者看到不一样的隋唐,请勿参考其他书籍或是记载。
- 历史军事未若央诉未知
- 末日隋唐演义
- 铁甲尸?一锤砸扁!牛头马面?一锤撂倒!地狱魔犬?一锤雷翻!一夜之间,末日降临大隋帝国,天下大乱,诸侯纷起,丧尸、变异兽、阴魂鬼畜肆虐屠戮天下!不怕!我是李元霸!我为战神代言!
- 历史军事生冷不忌未知
- 隋唐君子演义
- /
- 历史军事晴了未知
- 最新章:第685章 夫君你一直都很厉害(大结局)
- 猛男大吊大学足球教练王猛
- 转自搜同会员朱水益 第一章 王猛,人如其名,是个猛男 从小的足球锻炼,加上体院裏的器械健美,使他原本就壮硕挺拔的躯体更加雄壮,一身的肌肉像个铁塔一般,发达的胸肌如同馒头一般鼓胀在胸前,腹肌同巧克力块
- 其他综合HEYANG2009未知
- 最新章:部分4
- 隋唐演义(白话版)
- 隋唐演义是一部兼有英雄传奇和历史演义双重性质的小说。隋唐演义在一定程度上艺术的再现了历史的真实情况。叙事从隋主伐陈开始,以安史之乱后唐明皇回京作结。它的主要内容由三部分构成:一是以隋炀帝、朱贵儿为中心人物的隋末宫廷故事,二是秦琼、单雄信、程咬金等乱世英雄的反隋故事,三是以唐明皇、杨贵妃为中心人物的安
- 都市言情[清]褚人获未知
- 最新章:第37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