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城这新颖的观点一出顿时群臣哄乱,立刻就有大臣站出来说道:“陛下,微臣有议!”
说话的是左都御史张问达,李建城道:“有何意见说来听听!”
对于李建城这毫无礼仪的话张问达都懒得提了,他直接道:“陛下,您先前所言将受灾不同的百姓移至水土好的地方这些微臣理解,只是这增加新兴农作物臣就不理解了,这数来粮食的种类都是一定的,这如何增加呢?”
“噢,爱卿说粮食的种类是一定的吗?可是‘红薯、地瓜’这个东西你听说过没有,这种作物以前也是有的吗?还有朕还听说两广地区有人还在种植一种新的作物叫做玉米的了,朕问你这些农作物是从何而来!”李建城扯着嗓子严肃的道!
没错实际上在明朝万历年间番薯就已经传入中国,分别由菲律宾、越南、缅甸传入中国。首先种植番薯的是福建、广东和云南,不久浙江也引进番薯,此后番薯的种植逐渐推广。番薯产量很高,每亩可得数千斤,所以传布很快。但是由于此时人们对于番薯的加工还是很差的,番薯不加工的话很难保存容易发霉和生菌,而且番薯也容易中毒!(这里的中毒指番薯随着生长根结会累积毒素,相当于癌变病一样逐渐的开始减产。现代我们用的番薯种子都是经过脱毒处理的,所以番薯的产量要高得多。明朝此时的番薯种几次之后就会开始减产,还有得甚至直接就烂在田里了。)所以虽然番薯的产量高,但是不容易保存等原因使得番薯兴盛一时后又沉默了!
左都御史听了李建城的话一时间说不出话来了,这些朝廷的大员们其实很少了解农业作物的,这些人此时可能都有的完全不知道番薯是什么的,古代士农工商等级观念极其严重,抱着一本书的人基本上百事不干了,和农民阶级完全就是另一个世界的人,也不知道他们这些人吃饭的时候是怎么想的。
工部尚书王佐这时候出来说道:“陛下可以要推崇海外作物?”
工部是负责搞后勤的自然也要比其他人对李建城所说作物要清楚些,李建城点点头说道:“没错,朕不但要推崇这些海外作物,还要让人去海外引进新作物,你们中有谁对海外诸国很了解的?”
李建成这么说了,全场鸦雀无声,他们这些中央领导们素来就看不起那些海外蛮夷,如何可能对海外国家有所了解,明朝又是一个禁海的朝代,这些家伙基本上没有一个人对海外有所了解的,李建城对这帮精英们的表情甚是失望,他直接开口道:“朕听闻我大明有一人名字叫做徐光启的,这人去过海外,对那里也很了解,想来应该很了解海外作物。”
李建城这个时候居然忽然提出了徐光启这个人群臣们为之惊讶,是什么人和皇帝说过此人啊,他们完全不知道,首辅方从哲道:“陛下说的徐光启可是万历三十二年进士,曾经担任翰林院编修!”
李建城眼睛一亮道:“嗯,没别人的话就是他了!”
李建城的话一说完御史张问达却是急急道:“陛下,徐光启此人微臣也知道,只是此人入了夷人教义实乃叛经离道,陛下,此人不可用啊!”
李建城眼睛一瞪道:“怎么入了夷人教就叛经离道了,孔子是这么说的吗?还是说那个经文里写了这样一句?”
“呃…这…”张问达顿时哑语,其他准备开口的人也被李建城这样一句话给噎着了,徐光启作为一个进士入了天主教这件事情实际上是很多人都知道的,毕竟他可是个进士啊。在明朝这种娱乐少的年代,丑闻绝对是喜新乐见的东西,所以其实知道他的人很多,起码历史上徐光启一半的知名度就是这么来的!
李建城见这家伙说不出话来并接着道:“既然圣人也没说,书里面也没有写,你怎么能说人家离经叛道了呢?你这不是给人穿小鞋吗?朕没读过几本圣人书,难道圣人的书里面没有写做人要大度这样浅显的道理吗?”
李建城这话一说群臣也为之一阵喧哗,张问达冷汗如流的就跪下去了,今天他张问达一句话就把整个圣人经要的脸在皇帝面前丢了个一干二净啊,他敢说圣人没有人教人大度吗?这事要是传出去他张文达在整个士林人面前恐怕会比徐光启还出名,张问达赶紧就道:“是微臣愚钝,请皇上责罚!”
李建城见这人服软他也就释然了,李建城笑着道:“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啊,我们不能用有色眼光去看人!加入夷人教那又怎么样,我华夏虽然一直以海外蛮夷称呼这些人,但是有句话怎么说的,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夷人也是人啊,他们也不可能永远都是蛮夷啊。就说现在朕知道的那些夷人,他们可是飘洋过海数万里来到我华夏大地啊,海上是多么危险啊,你们都明白吗?所以仅仅就是这种精神就是值得我尊敬的了!你们说这是蛮人可以做到的吗?这说明什么?说明他们开化了啊。就拿他们的夷人教,朕也略有了解,他的教义和佛教一样也是教人向善的,这又说明一个什么问题,说明他们也有了自己的文化!他们可以飘洋过海上万里来到我们华夏大地教人向善,这种精神朕问你们,你们可以做到吗?”
站在道德善良的至高点,李建城的话永远都是对的!李建城为什么极力的美化这些外国人,他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要让这些士林人士重视起外国人就不能在让这些人以蛮夷来看待外国人了。有句话说的好只有尊重敌人的人才能够百战百胜,李建臣就是抱着这样的思想,海外文明已经崛起了啊,中国已经看不起海外人士上千年了,这种思想必须得做以改观,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正视起来。
绝对不能拿外国人不当人看,若非如此这种在思想上的自大妄为绝对是空虚的,而中国千百年的思想却恰恰就是这样的,所以我们得到的教训也是极其惨痛的。李建城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再度发生。中国人太需要摆脱这个空虚的外壳了,李建臣就是出于这种考虑所以才提出了徐光启这个人来,他就是想要通过徐光启来敲开国人重视外国人的大门!首先就从他自己鼓吹开始!
徐光启绝对是在这个时代思想走在前沿的人,他也是一个很好科研人员,但是李建城不准备让他去搞科研,这个人物的历史价值绝不是在这里,要搞什么科技李建臣那里的书籍什么堆不出来啊,让徐光启去搞科研太浪费人才了。
李建城看中的就是徐光启那敢冒天下大不为的加入天主教去了解外国人,学习他们的技术这种舍生取义的精神实在是太宝贵了。除此之外就是他的时代性眼光,这个人绝对看得出来‘科技’一词对于整个人类世界的重要性。
所以李建城要充分的利用这个人的价值,他就是一个重要的杠杆啊!是李建城进一步推进工业文明,和思想性变革科研成果的重要支点!他对于李建臣未来要推出现代医学、电、蒸汽机、化学知识等等一系列改变人类对自然认知的知识绝对是一个重要的助力!
可以想象李建城推出这些技术绝对会让整个人类的思想出现突破性的发展,到时候唯心主义绝对不在独树一帜,唯物主义者一定顺势崛起,但是李建城可不希望科学崛起之初和历史上一样艰难坎坷,所以李建城要让徐光启成为唯物主义的发起人,让徐光启成为科学在17世纪的护航人实在是在适合不过了!
小说推荐
- 大明工业帝国
- 崇祯十年,风雨飘摇的大明朝只有七年国运。而在这一年,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理工男穿越到了帝国的临清州。从此开始。他让满清覆亡于米尼枪的弹雨之下。他让流贼消匿在加农炮的硝烟之中。他让劣绅汉贼累死在世界各地的帝国采矿基地上。他最终让这个帝国再度强盛而不朽!
- 历史军事少司寇未知
- 最新章:第148章 高起潜
- 重生工业帝国
- 重生之后,父母居然变成了大富豪!为了不在过上穷二代的生活,为了远离远离矮穷丑,靠近高富帅,金小强拼了,一个从大负翁到大富翁的故事由此而诞生了.先造汽车在造飞机,打到诺基亚,脚踢摩托罗拉,至于那缺了一角的苹果么?嘿嘿!那咱就搞出一个缺了半个的橙子.
- 女生最爱落寞的蚂蚁未知
- 最新章:新书已上传,求大家支持!
- 智能工业帝国
-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机床生产国,同样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机床消费国,最为高端的精密机床却由于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一直举步维艰 一个来自二十年后的小工程师,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大时代,凭借自己对于后世各种数控机床的熟悉,想要改变这个异位面同样叫着中国的国家高端机床市场被老外垄断的局面 到他真正开始的时候,才发
- 都市言情葫芦村人未知
- 最新章:完本感言
- 魔法工业帝国
- 身为一名行业内卓有声望的高级机械工程师,许亦却穿越到了一个魔法为主的世界 在这个工业基础几乎为零的世界里,许亦又该如何实现自己的价值呢 当魔法与现代科技相碰撞,魔力与机械工业相融合,故事就这样开始。
- 玄幻奇幻晚间八点档未知
- 最新章:新书《光脑武尊》已经25万字了!
- 工业之动力帝国
- 飞驰的列车,高高的井架,呼啸而过的战机,劈波斩浪的巨舰 我们存在的意义就是让工业的血脉在钢铁怪兽中尽情奔腾 共和国工业心脏的缔造者梁远 在这个星球上我们的竞争对手只有一个,就是美国的通用电气。入职以后不要再提索尼,三星之类的东西了,那只是生产成人玩具的地方—2007年集团企划部新员工培训通讯稿 硬汉
- 都市言情滿楼红袖招未知
- 最新章:书友进来看一下
- 超级电子工业帝国
- 嗨!大家好,跟我一起穿越,一起建立电子工业帝国。老鱼建立了书友群,欢迎各位大大704051149
- 其他综合它山之鱼未知
- 最新章:第一章 1978美国(修改章)
- 星际拾荒之工业帝国
- 小拉“远哥,听说你刚整出了地磁轨道炮,卖兄弟两门,回头我就去轰了那个白房子”方远“好说好说,要是顺便把那六角大楼也炸了我多送你两门”小奥“远哥,听说小拉跟您订了两门地磁轨道炮?我出双倍价钱卖给我,三倍…五倍总行了吧”方远“滚你个蛋”一款来自于九级宇宙文明的时空传送器,穿越时空砸在了拾荒者方远的头上,
- 其他综合九指仙尊未知
- 最新章:58.第58章 小阴谋
- 皇帝专业户
- 穿越了?又穿越了?还是当皇帝?尼玛,能不能不要老是让我当朱由检、杨广、刘协、赵桓这样的昏君啊?什么?当昏君有福利赠送?那太好了,快快快,给俺弄点飞机大炮来!什么?不行?只能赠送文臣武将系统一个?
- 历史军事杨门狂少未知
- 最新章:第四章 第一个红包
- 皇帝职业指南
- 腹黑小皇帝成长史赵缨:为了天下,我愿意机关算尽,不择手段柳拂衣:为了你,我愿意着红妆,描峨眉,即使马革裹尸也在所不惜
- 其他综合云朵喵未知
- 最新章:分卷阅读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