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五零年代末

34.034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回到五零年代末最新章节!
此为防盗章
这些东西都不能让周家知晓, 不然会掉马甲。不过她奶奶张秀云那里不一样, 现在的她跟奶奶素昧平生,买些好东西看奶奶,她也不会起疑心。
买完搪瓷盆, 周燕又在二楼转一圈, 终于看见蜂窝煤炉, 还有暖水瓶。
蜂窝煤炉是绿色铁皮的, 售价十八块搭四张工业劵。这玩意儿一般人家用的少, 主要它价钱贵,赶得上一个低层工人半个月的工资。人们宁愿四处捡柴禾烧火煮饭, 也不愿意多花那些个钱买个炉子当个摆设。
因此这蜂窝煤炉不算紧俏货,那每季度每人只有两百斤定量的蜂窝煤劵也就便宜了周燕。她可是趁高教授不备, 拿了好些个大鱼, 换了四百斤的蜂窝煤呢!
不过现在换蜂窝煤不太方便, 她没带任何运输的工具过来装蜂窝煤, 凭空让蜂窝煤装进空间,肯定会让人起疑的。只能等到明天,看能不能找个排子车之内的假装运输了。
选好炉子,周燕又挑起热水瓶。这个年代的热水瓶都是机关单位用, 平常人家也不是谁都有。周燕想着买个热水瓶, 她半夜想喝热水方便一些, 虽然价钱看着挺贵, 但生活必需品, 还是不能省。
货架上的热水瓶有两种, 一种是铁皮红身,画了花鸟鱼兽,瓶嘴是不锈钢的高档水瓶,售价八块七毛钱,五张工业券。
另一种是竹编外壳,一拿起来瓶胆在里面吱吱呀呀的晃荡,稍不留神就会摔坏内胆的普通热水瓶,售价六块四毛钱,搭四张工业劵。
穿过来近五月,周燕喝的水都是大铁锅里现烧的,那还是周老太太照拂她,每顿做饭的时候顺手给她烧。要是放在平时,周家全家老小无论冬夏都喝冷开水,生活极其不方便。
周燕想着买个铁皮红身鱼嘴的开水瓶自己用,再买个竹编外皮儿的开水瓶给周家人用。
毕竟她是打算用舅舅送她礼物的借口拿回周家去用,买太好的,周家人又不傻。赵有恒就算再怎么心疼侄女儿,也不可能一下拿出这么多钱买那看似不太需要的玩意儿。那么她买热水瓶用得钱,那来路就值得回味了。
买完日常用品,趁人不备丢进空间,周燕站在百货商店一楼,冲着早在楼下等着的高教授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劳烦您等我了教授,酱醋盐什么的,您帮我买到了吗?”
介于全民公社食堂制,从1958年8月,到1963年一月初,所有商店都不会供应调料品,为得就是杜绝百姓私底下煮食吃。
想偷着开火吃独食儿的周燕,自然买不到调料品,只能请高教授帮帮忙。
高教授觉得自己今天一定没看黄历,不然怎么会遇上这怎么都甩不掉的牛皮糖呢?
本来是个顺手帮忙的事儿,结果被这块牛皮糖粘的生生蹉跎了他半天的时间,眼看就要错过饭点,他爱人在家里饿的慌。那姑娘又笑嘻嘻的把她卖鱼换的细米和玉米面拿给他,说是想在他家里搭伙儿吃个午饭。
想着他爱人向来娇生惯养,吃不惯那些粗食儿。难得有精细米面,高教授看在它们的面子上,默默忍了周燕这个磨人的小妖精,转身找了熟人,置办了一大堆瓶瓶罐罐的调料品来。
“一样买了一些,你看够不够。”高教授把鼓鼓的袋子拎给她,瞧见她一脸欣喜,却没大大咧咧的把东西拿出来瞧。心里满意的点点头,让她上车,一路疾驰,来到了南昆市郊区外的一座青砖瓦房里。
从外表来看,这座瓦房并没有什么出奇,只是一个前后两进的小院子,五间屋子围成一个小院落,前后两进都是一样格局的普通旧派川南民居。
但转过前面的屋子,从一个小小圆门中穿出,在两个夹壁中走了一会儿,眼前豁然开朗。两颗四五米高的桂花树一左一右对立靠在墙角,正在繁星点点,即将开花。正中墙边有颗硕果累累的柿子树,上面金黄满满的柿子散发出诱人的香味,衬着院里一分为二,种着各种翠绿蔬菜和各色秋菊的土地,显得整个院子格外的美丽祥和。让人忍不住流连在其中,想在这里颐养天年。
“很漂亮吧?我爱人种的。”高教授给周燕端来一杯热茶,示意她先喝着垫垫肚子,脸上带着无比自豪的神情说:“她虽然有只腿不方便,但喜欢打理花园,我便给她弄了两块地,由她折腾。”
“很漂亮,高太太真厉害。”喝着这个时代罕见的铁观音,周燕由衷的赞叹。
一个腿脚不便的女人,能把院子打理的井井有条,花果蔬菜样样都有,真是让周燕心生羡慕。她也好想要这样一个幽静的院子,不用太大,有几间屋子够自己和家人住,还能种种花草和蔬菜,和孩子们一起在院子里面愉快的玩耍,那该是件多么美好愉悦的事啊。
等等,她好像忽略了什么?这个时代的房子不都是格子间,一家老小都挤在十几平米得狭小房间里么。高教授怎么会有这样一套堪称郊区别墅的房子,只有他和高太太两人住?这不合理啊!
“那个,高教授,能不能冒昧问一问,这房子是您的么?”想了想,周燕还是憋不住,暗搓搓的问了问。
虽然这套房子是平房,不过格局和地段都是她喜欢得类型,附近都是田野,不远处还有个小溪流,离市中心又不算很远。既宁静,又能融合市里的快节奏生活。住在这里,简直是最佳的选择。
在她舅舅说要带她来城里生活的时候,她不是没有动心过。可那时候想着周老太太的好,又想着三年大饥/荒,她觉着住城里,肯定没乡下好。
但现在看着高教授这个城乡结合的房子,周燕心里有些蠢蠢欲动。为了以后的子孙后代着想,她也不可能一辈子呆在乡下。总要找个工作在城里安家落户,如周翠花所说,给孩子们留个铁饭碗,一辈子吃穿不愁。
不过这个时候要想上城里户口十分不易,一个是要随父母上工厂的集体户口,再一个是拥有城里房子,就可以安家落户成城里人。不管是哪一样,周燕都不达标,想在城里落户,只能靠买房子这一条路了。
“是我的,周遭还有好几个比我这还大的屋子,曾经也是我的呢。”高教授说完,一下明白过来,盯着周燕看:“姑娘,你想买房子?”
周燕不说是,也不说不是,只是抿着嘴冲他笑。
高教授一下了然:“我这套房子是国家分配的,周遭的房子也都分配给别人了,想买可不容易。”
“都分配给什么人啊?”周燕十分好奇。
“那些对建国有功劳的人。”高教授目光闪烁了一下,提点周燕,“不过那些有功劳的,多半死了,分配的房子都是给他们的后代,基本都是败家仔儿……”
懂了!要想买房,等就成!尤其是即将到来的三年大/饥/荒,周燕不信到那时候她没空子钻!
午饭是在高教授一间没有窗户的屋子里煮的,用高教授的话来说,这附近住的都是豺狼虎豹,偷煮食儿要格外的小心,省着被他们闻着味儿,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因为有周燕送的米面,高太太便蒸了一小锅白米饭,三个拳头大小的净面玉米窝头,煮了一锅辣乎乎的水煮鱼。
许久没吃过精细粮食和肉菜,三人一阵狼吞虎咽,把鱼汤都喝了个精光,齐刷刷地坐在椅子上打嗝。
高太太是个留着民国波浪卷头,穿一身精致贴身旗袍,脸上施有淡淡薄粉的精致女人。吃完饭,她拄着拐杖,拒绝高教授和周燕的帮忙,自己收拾好桌子,把碗筷洗刷干净。
再把剩下的米面交还给周燕,嘱咐她精细粮食/精/贵,最好搭配着粗粮吃,那样吃着粗粮也好受些,不割拉嗓子。
周燕不想要,今天一天都在麻烦人家高教授,这点米面本来就是答谢他们的,哪能蹭了人家一顿饭,又把送出去的东西收回去呢。
她正打算把米面还回去,忽然听见高家大门被砸的哐哐作响,兼夹着一个男人叫开门的声音。高教授唰的一下站起来,示意高太太回屋休息:“我去看看,你就在屋里别出来。”
地主婆,是周艳给周燕取的外号,来源于赵梦如这个地主小姐。用周艳话来说,大地主婆生的女儿,可不是就是个小地主婆吗!
晚饭的时候赵有恒顺口跟周老太太说,他要在村里多买些粗粮粮食回去,到时候就要劳烦周家出两个人帮他搬粮食去县城。
周燕便立即搭话,说是让大房的墩子,和二房的二狗帮忙搬。他们两个,一个十五岁,一个十二岁,都是半大的小子,时常帮里家里干农活儿,帮忙搬粮食是完全没问题的,正好他们也可以跟着去城里玩玩。
对此,赵有恒没有意见。旁边的周艳一听可以去县城,也举手表明想去。哪知周燕一句“丫头片子跟去能干啥”的话儿就把她给打发了。
在饭桌上哭闹撒泼无果后的周艳,这不刚吃完饭,就过来兴师问罪了。
这么一看,这两人的名字很绕口是不是?
其实周艳本来不叫这个名字,当年她娘周翠花和周燕娘赵梦如一同怀上身孕,周翠花处处看这娇滴滴的赵梦如不顺眼,啥事儿都要跟她较个高低。听闻三房的女儿叫周燕后,她便把原本叫大妮儿的三女儿名字改成了周艳,为的就是压赵梦如一头。
你的女儿不是叫报喜入窝的燕子吗,那我的女儿就叫艳冠群芳的艳花儿,看谁比得过谁!
还别说,周翠花和周建立两口子长的不咋滴,生出来的周艳却长的白净清秀,除了身子有些圆滚外,看着倒是个清秀小佳人。
不过跟周燕比,周大妮儿还是差了一大截,谁叫人家赵梦如就是个大美人,她生的女儿能差到哪里去?
周燕刚穿过来的时候就借了周老太太的铜镜,看了看自己的容貌。镜子里的女孩披散着一头乌黑的头发,精致小巧的脸上一对黑汪汪的无辜大眼,高挺秀气的鼻子,衬着粉色软嫩的唇,说不上来的柔美,生生惹人怜爱,仿佛任你有一丝杂念都是罪过。
用一句矫情的话来说,那就是天仙误入人间找不到回家的路。如果不是年纪小还没完全张开,又因为失血过多,皮肤白的惨不忍睹。就这副绝美的皮囊,说是村里第一村花都不为过。
大概就是因为拥有这样好看的皮囊,生生把清秀小佳人周大妮儿给比成了杂草杂花。周大妮儿便继承了她娘爱挑事儿的‘优良传统’,从小到大和周燕处处作对。
两人因为年纪相仿,又是同性相斥,性格相同,谁也不让着谁,整日在家里吵吵闹闹。更多的时候,是为了家里人究竟喊谁的名字吵闹不休。
周老太太被她们吵的心烦,最后拍板,周艳叫回大妮儿,周燕叫成燕子,这样名字就不会弄错,也省得她们两人老吵架。
建国后,人们都爱改名字,改成什么保家卫国的名字,恨不得将自己一颗红心掏出给伟大领袖看看,他们是有多爱主席,多爱新中国。作为改名大军中的周家三兄弟,因此对周老太太的做法很赞成。
实在家里每天听见艳艳燕燕的喊叫声,他们也头疼心累啊!
不过大妮儿很不喜欢这个的名字,人家城里的姑娘都是叫什么霞啊丹啊叶啊什么的。大妮儿这么土里土气的名字,一点都不配她那姣好的模样,也就我行我素的自称周艳。
但家里人都习惯叫她大妮儿,长辈也就算了,要是同辈或晚辈叫她大妮儿,她一准就炸!
周燕不喜她打扰自己,还这般没礼貌踹门进门来,眼珠子一转,坏心眼儿的长声声的喊她,“大妮儿~~啊,我就不带你去县城,你能咋地?!”
去县城路山高水远的,麻烦不说,这时代的人们坐车并不是那么方面。除了要介绍信,还要有足够的由头接受车站售票员的盘问。
不然谁没事儿就去坐公家的车,不是给国家添加负担么!
周燕之所以点名要大房的墩子和二房的二狗帮忙送粮食,主要是这两个半大的孩子,从小到大对她不错。
尤其是二房的二狗,虽然是周翠花生的,可是因为他眼睛不好,打从娘胎里出来就是斗鸡眼,一直深受他娘周翠花的嫌弃打骂。
没有亲兄弟姐妹的原身虽然脾气不好,但看二狗时常被他娘虐待,从小到大就护着他,有啥好吃好玩的东西也会分他一份。
二狗也因此把原身当成比亲姐亲娘更亲的亲人看待,什么事儿都以原身马首为瞻。这次看她割腕自杀,二狗破天荒壮着胆子和他娘大吵一架,趴在原身床边哭了三天三夜。
后来听墩子说,狗肉是大补的东西,二狗想着周燕吃了就能变好。便不管不顾的偷了隔壁邻居看家的大土狗,炖了给周燕吃。
那时候周燕已经醒过来了,看着那瘦瘦小小的小子身上满是被狗撕咬的伤痕,还有被二房两口子和隔壁老王家混合毒打的淤痕,周燕只觉得想哭。
怎么会有这么傻的傻孩子!不知道这个年代没有狂犬疫苗吗!万一狂犬病发作了怎么办?!而且那家养土狗那么凶恶,他是拼着命给她弄狗肉吃啊!
打那以后,周燕便暗暗发誓,要好好的对二狗。即便他是那讨人厌的周翠花所生,可二狗的心,却是一片赤城纯善的。这样好的孩子,不应该因为他自身身体的缺陷,受到自家人和别人的虐待轻视。
至于大妮儿,从小大都跟原身作对,她凭啥要顾及她的感受!
“不准叫我大妮儿!!我叫周艳!你聋了不成!”大妮儿被周燕那嘚瑟的模样气的肺都要炸了!忍不住冲到她的床上伸手推搡她,恶声恶气道:“你凭啥不让我去?你算老几!你凭啥替咱舅舅做主!”
“我舅舅啥时候变成了你舅舅了?你这不要脸的程度简直比你娘更胜一筹!”周燕被她这番理直气壮的话逗笑了,胳膊一挥,不耐烦的把她甩开,“要闹找你娘去闹,谁叫她没给你整个城里人的舅舅。”
话音刚落,突然听见“呯——”的一声巨响,屋里一阵颤抖,屋顶上的灰尘窸窸窣窣的撒落一地,周大妮儿发出一声惨叫。
周燕一愣,回头一看。只见周燕整个人仰面朝天,身体入木三分镶嵌在木门上,像是吓傻了一般
,眼睛一眨不眨,嘴角渗出一丝鲜血,眼神木木的看着她。
周燕有一瞬间的懵逼,她刚才明明没有使出全身力气甩开大妮儿,怎么就把她甩进门里镶嵌着呢?
难道是因为她刚穿过来那段时间,喝了灵泉灵/液的原因?
那灵泉灵/液在她刚穿越过来的第二个月就没了,因为那个时候她的精神体力和伤口已经完全恢复了。
她那时候还觉得挺遗憾的,因为那灵/液可是无敌修复剂,就算被人捅了刀子,只要喝下它保管恢复如初。
可惜的是,灵液没了后,灵泉的水也越来越少。周燕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不到紧要关头,从来不会乱用灵泉。平时她都是滴一两滴灵泉效果都很好,今天为了抓鱼,滴了一大脸盆的灵泉,她可心疼了。
这会儿看自己轻轻一甩,就把大妮儿甩成门神,随着风,木门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来回晃动,周燕憋不住,大声笑了起来。
啊哈哈哈哈哈……该!叫你惹我!这下知道我的厉害了吧!老娘我成了金刚芭比大力神啦!
且不说大妮儿变成门神后,家里又是怎么一番闹腾。
就说周老四周建国,吃完饭去村里溜达一圈消食后回屋,一开门就瞧见一人黑灯瞎火的坐在床边幽幽怨怨的抽噎着。
看见他进门来,那人抬起头,默不作声幽幽看着他,披头散发的样子,跟他曾经在村里看到过的,吊死的红衣女人别无二样。
周建国差点吓尿,赶紧捂住尿意喷涌的裤/裆,颤颤巍巍的喊了声:“媳妇儿?”
“怎么才回来?又玩牌了?”屋里灯光刹亮,孙梅点燃一盏煤油灯,转头抹干净脸上的眼泪,强笑着伺候周建国脱衣上床,“那外国人的牌九有啥可玩的。你有那个闲钱,还不如把钱存着,以后留给咱闺女用。”
“我能有啥闲钱,家里的进项都由娘捏着,不过是几个老爷们儿凑在一起玩玩牌吹吹牛。”不是女鬼,周建国松了一口气,他就说嘛,他平时行得正坐的端,就算亲眼看见那女人吊死,但又不是他害死她,总不会找他算账吧。
心里宽松了,尿就憋了回去,周建国正打算在床上舒舒服服的挺尸,突然回过神来,眼巴巴的盯着孙梅那平坦的肚子,“啥闺女?你有了?”
孙梅摇摇头,她倒想有,可一直怀不上啊!
“那你说的闺女是咋回事儿?”周建国说完,脑子精光一闪,想起一件事儿,登时拉下脸儿说:“你又想把燕丫头过继到咱家来?先不说燕丫头是三房的独苗苗,娘铁定不会同意。单说村里人都是过继儿子,哪有过继丫头片子的道理,这不是绝我四房的后吗!”
晚饭的时候赵有恒顺口跟周老太太说,他要在村里多买些粗粮粮食回去,到时候就要劳烦周家出两个人帮他搬粮食去县城。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