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不管是士人的后代、豪强的后代还是黎庶的后代,都将在科举的大团体之中。
这种官员身份的差别认知也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失,留存到最后的,就是科举官僚群体。
正是认清楚了这一点,所以司马懿和司马孚之后的司马家族子弟,也没有继续走察举的路子了,而是纷纷入学,走科举考试的路子,试图成为新时代的一员。
但是不知道是不是接受的教育跟不上时代了,还是运气不好,早年科举考试内容偏向于士人的时候,司马防觉得这一切还有待商榷,让他们观望,没有参加科举考试。
后来科举考试的内容越来越偏向于数学之类过去不被重视的学科,而原先被大家研究出花儿的五经十四家法的占比日渐缩小,士族子弟的优势越来越小。
司马氏一看不行,立刻让子弟去参加科举考试,但是第一次考试,司马懿的几个弟弟全部落榜。
本来打算当做试水,不行的话就明年再战,结果到了【明年】的时候,司马防去世了,他们兄弟几个要守孝,不方便参加科举考试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上天在和司马氏作对,这些年除了司马孚被成功运作为两千石郡守之外,司马氏再也没有任何政治上的突破。
司马懿本人也没有政治上的突破。
所以他的焦虑是多个层面的,不管是年龄,还是政治大趋势,亦或是他和诸葛亮之间的竞争关系。
他不知道诸葛亮有没有把他当做政治上的竞争对手,但是他的确是把诸葛亮当成政治上的竞争对手了。
这个时候,司马懿就不知道诸葛亮是怎么做的。
经济萧条的大背景下,北庭都护府的商业发展那么好,本身应该也有很大的危机潜伏。
他用警队强制摆平了这件事情,接下来的路就好走了,那么诸葛亮会怎么做呢?
他也会动用警队这个处理问题的终极暴力手段吗?
之后,他积极打听北庭都护府方面是怎么做这件事情的,没费多少功夫就得知了诸葛亮的做法。
诸葛亮没有动用警队,没有使用强制力对付不听话的人? 当然,北庭都护府确实也有不听话的人,但是诸葛亮没有强制他们关店。
诸葛亮的做法是召开一场商业联合会议? 首先在它乾城举办? 把它乾城符合朝廷关闭标准的商铺的主人全部都喊到一起? 开了一个会。
诸葛亮和司马懿不一样。
司马懿比较在意做官的威严,他认为距离民众远一点,比较容易带来威严? 带来神秘感? 让民众不了解他,不知道他,对他怀有天然的畏惧? 那么他办事就会轻松一些? 因为人们都畏惧他。
他很少当众露面? 生活方式是深居简出? 于是普通人都不了解他? 不知道他的喜怒哀乐? 以至于他带着警队一出现,大家都愿意相信他真的能干出那些事情来。
这种感觉就像是春秋时代,子产铸邢书向全社会公布之前那样,民众是否犯错,全看奴隶主贵族们的意愿和喜好。
奴隶主贵族表面上遵照周礼原则? 把周礼抬得很高? 实则不愿让民众知道法律条文? 以便自己从中牟利? 任意解释法律。
平民百姓不知道干什么就会被问罪,惶惶不可终日,束手束脚? 给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提供了便利。
郑国贵族子产认为这样的情况只会加剧奴隶主贵族对平民百姓的剥削,加剧社会矛盾冲突,终将引爆社会矛盾。
于是他决定进行自我改革,将法律条文铸在象征权力的金鼎上,向全社会公布。
识字的自然就明白,不识字的找识字的人去问一下,一传十,十传百,大家就都知道了。
自此,人们终于知道该怎么做事,以及该怎么保护自己了。
虽然很多权贵依然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但是他们任意解释法律肆意妄为的日子结束了,利益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害。
司马懿从中汲取智慧,觉得子产固然伟大,但是前人的智慧也很有意义。
只要执政者不抛头露面不让民众了解、知道,民众就天然的畏惧执政者,那么当执政者下令,民众摸不清执政者的底线,自然不敢不遵循。
事情就办成了。
而且这也可以相当程度上遏制低级官吏摸清楚他的喜好,从而对症下药向他行贿。
司马懿为官清廉,不受贿,不请托,除了办公务不和官员们接触,也没什么朋友,身边办事吏员都不知道他的喜好,偶尔有人向他身边人打听他的喜好,身边人也是一头雾水。
司马懿凭借这样的方式驾驭自己的地位和权力。
诸葛亮不同,诸葛亮非常乐于抛头露面,非常喜欢直接和平民百姓接触、聊天,谈天说地,天南地北无所不聊。
平民百姓有问题向他提问,只要他知道,他会亲自回答,耐心帮他们解释,帮助他们理解,比如法律条文的问题。
诸葛亮还会便衣到处走访,在下辖八个县中到处走来走去,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出现在什么地方和什么人交谈。
并且他的兴趣爱好十分广泛,本身也是个多才多艺的人。
他常常来了兴致就焚香弹琴,悠扬的琴声传遍整个都护府,每个听到诸葛亮琴声的人不管多忙,都会暂时停下脚步,享受一段美妙的音乐。
又或者自己写文章寄给好朋友,再让好朋友写文章寄过来,隔着大山大河互相鉴赏,这边做着官,也不忘记自己文学上的爱好。
又或者用自己丰厚的俸禄买些羊肉猪肉马肉,出城找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和夫人一起就地烧烤,舒舒服服的吃顿肉。
他处理政务的速度很快,所以就算兴趣广泛也不耽误他日常工作,虽然回不去洛阳和家乡,但是法定休沐日他绝对不会傻傻的待在官署里加班熬夜九九六。
年岁渐长之后,他逐渐学会了享受生活,而不是单纯的加班加班再加班。
他觉得虽然职责重大工作辛苦,但只要稍微掌握一些工作技能,也没有必要一天到晚都伏案工作不是?
当然这主要是因为诸葛亮真的聪明,是个处理政务方面的天才,无论多么复杂的文件他总是能很快找到关键点并且给予批示。
所以问题总是很快解决。
于是乎,诸葛亮给人的感觉就是如沐春风。
不管是什么人,诸葛亮都会笑脸相迎,什么时候见到他,也不会感觉他有什么紧迫感。
只要在他身边工作,不管什么人,就很难焦虑的起来。
靠着这样的工作作风和态度,加上出色的政绩,北庭都护府上下对诸葛亮那是心服口服,就算财政部和刑部的地方分部首脑官员也和诸葛亮的关系处的不错,对他多有赞扬。
虽然不知道这里头是否有他的兄长在中央做官的原因,亦或是他的兄长和吏部尚书张昭关系匪浅。
但是官员们乐于和诸葛亮来往是不争的事实。
他们常在私下里谈论,就算抛开诸葛亮身上的政治属性,单纯的从一个友人的角度评价诸葛亮,那也是一等一的。
【与孔明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
北庭都护府财政部分部郎中、与诸葛亮年岁相仿的钱益是如此评价诸葛亮的。
他的这部分评价也得到了周围大小官员的一致赞同。
所以整个北庭都护府上下对诸葛亮得能力和人品都相当信任。
而这种信任是诸葛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高水准表现积攒而来的。
平时或许还看不出来有什么太大的作用,可是一旦发生大事,立刻就会体现出极其重大的作用。
小说推荐
- 东厂枭雄
- 折了我这一双手 也不能折了大明的天威 一首可歌可泣的草根逆袭曲 一段慷慨激昂的帝国崛起史 万历末年,一个少年来到了大明帝国 从此,在东厂的天牢中,永远回荡着对他的咒骂声。
- 玄幻奇幻风起漠北未知
- 最新章:第六十章 死里逃生
- 汉末三国志
-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调寄《临江仙》
- 历史军事三国魏家未知
- 最新章:第001章“无敌的小人”宦官(上)
- 清末枭雄
- 咸丰年间,有着太平天国起义,有着第二次鸦片战争,无数的屈辱和荣耀同一时间里迸发了出来,这是一个让人激昂并迷醉的时代 这是一部近代帝国的崛起史,这是属于林哲的传说 老人新书保质保量,另本书发之前已签约,存稿数十万,请放心收藏阅读 喜欢雨天的朋友可以加群(35923224)
- 历史军事雨天下雨未知
- 最新章:第八章 营制
- 末世大枭雄
- 末世重生,陈广毅然拿起刀与枪。在追寻利益和力量的道路上,不妨在过程中也追求一些理想。全世界的哀嚎,却是他的盛世!
- 游戏竞技韭菜狂魔未知
- 最新章:第一章 重生
- 枭雄的末路
- 或许有一天,当平淡的日子被人厌弃,当平凡的生活被挑起无数争端,当仅存的人性被无情践踏的时候,我们将会何去何从?当嗜血的冲动一次次的突破底线,当仅存的善良再也忍无可忍的时候,男人心中的热血就会怒发冲冠。战吧!在这光怪陆离的世界里,用手上的刀来惊醒/p 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枭雄的末路》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
- 都市言情失物钊领未知
- 最新章:第四章 小云霄
- 重生之末日枭雄
- 重生之末日枭雄,被自己生死相依的兄弟陷害,被自己心爱的女人欺骗,曾经的天才武者陈杰又将何去何从?这一世,他又会走向何方?且看末日屠夫这一世如何驰骋末世。陈杰“这一世,我不要做英雄,枭雄才是我的归宿-作者:君临如山倒
- 都市言情君临如山倒未知
- 枭雄之明末争霸
- ta property=og:type ntent=novel ta property=og:title ntent=枭雄之明末争霸 ta property=og:ige ntent/files/article/ige195/195556/195556s.jpg ta property=og:nov
- 其他综合冷月破刀的小说未知
- 最新章:第一章 穿越?穿越了!
- 混在东汉末
- 一个混世霸王的成长史 精神强大的刘修并不知道,当他来到这个世界,欣喜于这个怪异而强悍的肉体时,大汉的历史车轮便已经生了不可逆转的改变 英雄?枭雄?奸雄 剑在手,问天下谁敢称雄 袁绍欲哭无泪“这竖子哪是打酱油的,分明是打江山的嘛。
- 历史军事庄不周未知
- 最新章:推荐豆子的《活色生枭》
- 回到东汉末
- 吕布是我丈人!袁术是我亲爹!穿越到三国的冯耀有一天忽然发现,他竟是袁术失散多年的亲生儿子!历史从这一天开始发生了改变,统一三国只是练练手,冯耀的目标是让大仲帝国的子民傲立在全世界每一寸土地上!
- 其他综合一百二十未知
- 最新章:第四章 疯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