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百味堂运作了一个月后,赵四娘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她不是没有想过降低申领条件。然而她粗粗统计了一下,棚户区里需要救助的老幼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就算只给每户两个名额,估计也有四五百号人,这远远超过了百味堂的承受能力。
诚然,依照赵四娘家的家底,扩大百味堂,每天多给四五百人供饭,她家并非是承担不起。可以说,只要她愿意就完全可以做到。
可当赵四娘想到每天要聚集近千号人两次,其中大部分还是不知根底的黑户,就会从心底生出恐惧来——这乌压压的,阵仗实在太大!一天两天还行,若是天天如此,不要说她家能力有限hold不住,就连不管事儿的朝廷多半也会担心发生动乱而出手阻拦呀!
赵四娘几经思考后,还是决定维持原状。哪怕家里那几个老好人轮番相劝,这事儿她都始终没有松口。
不过百味堂虽然没向广大棚民开放,赵四娘家却用另一种方式来周济棚民。生意不断壮大的她家不断地在建新铺子、新作坊,这就需要大量人手。每当这时,她家都会优先考虑棚民,先后多次从棚户区找人打下手。活儿不见得有多重多难,却给了他们幽都卖死力气的最高工钱,还包三顿油水很足的饭菜。若是饭菜有多,还允许他们打包带回家。
然而相比起庞大的棚民队伍,赵四娘家所招人员的数量极为有限,只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当她看到好些棚民们被香气吸引过来,眼巴巴地望着大锅,不知怎的,竟然生出几丝歉疚之情来。
于是她计较一番后,又在百味堂后面另支起一口大锅,等杀好第二头猪后,又炖了一锅全猪汤。然后宣布不管男女老幼见者有份,只需自备容器。就给领取热汤。
今天已经是第三天了,那两口巨大的铸铁锅里依然不断发出咕噜咕噜地声响,附近飘满了浓郁的香气。仔细辨别一下,就会发现两口锅里冒出的香气颇有不同。
百味堂前的那口锅里炖着的汤里没有加酱料。里面是奶白色汤汁,口味醇香;百味堂后的那口锅里炖着的汤里则加了赵四娘家特制的大酱以及小红辣椒若干,酱香浓郁,鲜辣爽口。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去选择排不同的队伍。如此一来。熙熙攘攘的人流就一分为二。再加上有了前两天的经验,百味堂附近人很多却不混乱。
只见人们手里拿着从家里来带的大碗,有序地排着队伍。队伍里不时传出阵阵欢声笑语,虽然今儿才腊月二十六,还没到过年的正日子,可大伙儿却比往年过大年还要高兴,每个人都喜气洋洋的。
尽管外头在发放年货和免费派汤,一派熙熙攘攘,但百味堂里面依然井然有序地正常营业着。就在刚才,晌午的三百份主食销售一空。今天百味堂的营业算是结束了。
百味堂的九个员工在把铺子收拾得干干净净后,除了三个妇人急着回去照看孩子先走一步,剩下的六个人都主动留下来帮忙,其中就有褚小楼的娘亲周氏。
如今褚小楼他爹已经好得差不多了,尽管还不能出去揽活儿,但生活已经能够自理,因而周氏也就不忙着回家。这会儿她见年货发放处虽然有些繁忙,但那儿原本就有赵四娘和从各处调来的伙计在操持,加上新加入的几个百味堂的伙计,人手已是绰绰有余。于是有着一手不错的灶上工夫的她想了想。转而去百食坊里帮着做起酥糖来。
这个百食坊就是赵三郎盖来安置那些孩子的,青砖草顶十分独特,就在百味堂的不远处。
百食坊虽带了个“食”字却不是百味堂那样的食铺,确切地说它应该是一个食品加工作坊。尽管宅子的大门上似模似样地挂着个“百食坊”的招牌。因为作为作坊的它不必对外营业,大门两边的倒座房没有改成门脸儿,而是直接做了仓库。后面的三间正房是那些无家可归的孩子们的宿舍。两间耳房则一个充当厨房,一个充当茅房。院子里的四间厢房里就是作坊所在。
想当初,赵四娘拿出七钱银子帮忙修完屋顶后,在赵三郎的苦苦“哀求”下。又忍痛掏出一两银子来给他们做本钱。
若在静海,一两银子拿去做小生意或许可能,可在幽州,呵呵,几乎是天方夜谭。可眼见赵四娘这条路是走不通了,赵三郎又不好意思再向家里其他人伸手要钱。无奈之下,只得利用家里的资源,以成本价内部购买了一批饴糖,还从姜氏手上白拿了好些卤水料包,打算做些低投资的吃食。
于是,稍稍添置了些简易的家当后,名为百食坊的小作坊就开工了。作坊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制作切糖,是在东厢房;另一部分则制作卤味,是在西厢房。
最初的时候,那些孩子们天不亮就开始在作坊里忙碌起来,等到精心制作的成品新鲜出炉后,他们也不顾朝露会打湿衣服,就踏着第一缕晨光出发了。到了城南之后,孩子们中间小一些的或两个或三个结伴而行,提着篮子走街串巷;大一些的则挑着担子沿街叫卖。
百食坊出品的切糖都以饴糖为原料,有芝麻糖、花生糖和核桃糖等多个品种。别看其中大部分切糖都很大众化,基本上别的糖铺都有销售。但只要吃过的人就会发现他家口味清甜,比起别家用红糖或是白糖制成的切糖,另有一番滋味。当然了,有人喜欢清甜口味,就有人独爱重甜口味,这个全凭个人喜好。饴糖制成的切糖从口味上来说,并不能够胜过传统切糖。但是百食坊的切糖有一个巨大的优势,那就是价格低廉,售价只有别家切糖的三分之二,这就吸引了许多精打细算的城南小市民,没过多久百食坊价廉物美的名声就渐渐在城南的街头巷尾传开了。
切糖的生意好,卤味的生意也不差。因为刚开始时本钱不够,食材自然用不起鸡鸭鱼肉,就只能选用毛豆、土豆和豆干之类不值钱的素菜,再有就是赵三郎从自家铺子里搜罗而来的鸡下水和鸡爪。尽管都是些“贱物”。且孩子们还把不准火候,奈何赵四娘家的卤料太过出众,哪怕味道稍有欠缺,回味悠长的独特口味还是吸引了大批回头客。当孩子们唱着叫卖小调时。随时会有闻讯而来的食客过来要上一份儿,这已经成为城南街头的一景。
客似云来的生意很快就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益,赚到第一桶金的孩子们没多久就结束了四处叫卖的生涯。百食坊先是在城南夜市租了两个固定的摊位,一个卖切糖,一个卖卤味。前不久又在城南的石桥街和嘉善街各租下一个小小的档口。用以销售各式糖果和卤味。
“小陆子,怎么这么快就回来啦?”周氏见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驾着驴车回来,便问道。
这少年名叫陆小田,他还另有两个小伙伴,同伴三人负责在石桥街的档口里卖糖。按理说,铺子要开到傍晚时分才会关张,这会儿才过晌午陆小田就匆匆忙忙跑了回来,周氏见状好生纳闷。
“褚家婶婶,我是回来拿货的。刚刚有个路过的客商起底了咱家所有的龙须糖,铺子里一下子就断货了。可还是有好些人想买,大哥就派我回来取货。”陆小田笑着答道。
“哎呀,早上的时候茗香楼的掌柜捎信儿来说,他家要订花生酥糖和芝麻核桃切糖各二十斤,让咱尽快赶出来。咱这一上午都在赶他家的单子呢,龙须糖就没来得及做,估计家里就剩下十来斤了。”这群孩子里唯一的女孩子陆锦皱眉道。
“这可怎么好?原以为二十三之后就不会多少人会卖糖了,毕竟家家户户都有好些灶糖存着呢!谁知道府城人这么喜欢吃糖,都这个时候了还买个不停。”说着说着,陆小田灵机一动。提议道:“要不,我让西厢那边别做卤味了,都过来帮忙做糖吧?”
“虽说晚上冷得个要死,可还是有好些人出来逛夜市。卤鸡粉的生意还是旺的不得了。对了,听西厢那边吹牛说,最近有好多人特意跑去整只整只地订卤鸡。”陆锦说到这儿,心里头微酸,撇撇嘴道:“也不知道真的假的,反正西厢那边正卯足着劲儿在做卤鸡呢!你去喊了也白喊。”
赵三郎可不是抠门儿的赵四娘。他绝对称得上“燕国好东家”。他不但给孩子们按时分发月钱,还把绝大部分利润都以奖金的形式分给了孩子们,就连剩下的一小部分也用来给百食坊添置家当等,依然用在了孩子们身上。不过赵三郎给孩子们发的奖金数额各不相同。原来他学着赵四娘的法子,按照每个孩子的绩效来分发奖金。
刚开始的时候,卖出去的货物数量不多,绩效奖金也就看不出多大差别。可随着百食坊的日益壮大,区别也就渐渐呈现出来了。特别是,生意做大后,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就明确划分了制糖和制卤两个部门,各自分管一部分孩子并给他们安排固定的岗位各司其责,就连绩效奖金也跟着各自部门的盈利走。
直到这个时候,许多孩子们才猛然发现制糖部门也就是东厢那边的盈利要远高于制卤部门也就是西厢那边,分到东厢那边的孩子都暗自窃喜。不过很快,他们就窃喜不起来了。
原来西厢那边的掌事赵思源很有想法,手里一有现钱,就开始琢磨着如何用这些钱把生意做大做强。他在心里计较了一番,他家卤水素菜的生意虽不错,却远不如卤水鸡肝、卤水鸡胗和卤水鸡爪等赚钱,要想把生意做大,就得从这方面着手。这几样吃食的原料全部由赵四娘家免费提供,而她家之所以会有这么些鸡下水和鸡脚,绝大部分是依靠红火的坛子鸡生意。但不知为何,她家似乎无意扩大这门生意,即便每天供不应求,都不增加坛子鸡的数量。因而,他家能够拿到的鸡下水和鸡脚的数量就颇为有限,这就限制了他家生意的发展。
无法从赵四娘家得到更多原料,那从别家获取怎么样呢?别家自然不会免费给,那他家花钱买呢?应该会答应吧。于是,他就辗转于城南各家酒楼之间,靠着之前走街串巷时混了个熟脸儿,成功从多家酒楼那儿低价收购来好些鸡下水。这样一来就有了充足的原料保障,西厢那边的盈利也随之蹭蹭蹭往上升。
过了不久,现钱多起来的他就大胆提议西厢那边去买整鸡回来卤。高投资给西厢那边带来了高回报,没过多久西厢那边就在嘉善街上盘下了一个档口来。
即便东厢那边也很努力,也想出了做酥糖的主意,后又在石桥街盘下一个档口。无奈差距太大,拍马也赶不上西厢的步伐。自然,东厢那边的收入也远不及西厢那边,这就不能不让陆锦等人泛酸了。
尽管东厢的小家伙们有些眼红对面西厢,更因为没有足够的库存而烦恼着,可是能够看得出他们浑身上下都洋溢着幸福的味道。
不过这种幸福感却没能感染到在扒在门外窥视多时的黑脸大汉,愁眉不展的他正忧心着——过完这个年,他身边又会少很多乡亲吧?
陆锦曾为了生计不得不在外讨生活,作为一个女孩子,即便身边有同族照应着,她也得特别小心,久而久之自然形成了有别于常人的警觉性。最近她总是感觉有人躲在暗处窥视她。
就在方才,之前订的四十斤糖终于全部做完,大伙儿就打算让陆小田回城南时一起带过去。这会儿陆锦正在院子里帮忙装货。(未完待续。)
小说推荐
- 黄四娘家花满蹊
- 种田文,老年期爱情 穿越成更年期的老寡妇 鱼尾纹,双下巴,水桶腰,粗大腿 看着像十足的贵妇,过得却是家徒四壁的生活 好在,老寡妇也有春天…
- 都市言情芒鞋女未知
- 最新章:分卷阅读4
- 老赵这一家
- 来到卧室,刘芸抱住公公就亲了上来,双手不断抚摸着公公的后背「乖媳妇,我爱死你了」看到儿媳如此的动情,老赵也非常兴奋的回吻 一手抓住儿媳妇的奶子,用力的揉捏,一手搂住儿媳妇的屁股上来回抚动 同时挺动腹部隔着衣服,用勃起的肉棒用力的在儿媳不断迎凑上来的蜜穴上摩擦 着,每一次摩擦都让两人快感连连。
- 其他综合小强未知
- 最新章:(04)
- 赵氏嫡女赵姝玉
- 其他综合一蓑烟雨未知
- 最新章:【后记】
- 娘娘你家王爷求上位
- 天朝有个摄政王,武能治国安邦,文能执掌朝事,惊才绝艳,无所不能。摄政王府有个极品王妃,琴棋书画一窍不通,吃喝玩乐样样在行。对外,他说,我家王妃年少无知,在很多地方还需要好好学习,有得罪之处,还请诸位见谅。对内,他慢条厮理“爷答应了满朝文武,要好好教育王妃“教…育”某王轻扬唇角,媚惑的桃花眼半眯着“循
- 都市言情黑心蔬菜未知
- 俏娇娘 卷四
- 不过,总是件大喜事,尤其这个爹可是冀州首富 往后吃香喝辣,八辈儿都不愁 漳州有个知县刚上任就被人毒死了 因牵扯众多,又实在蹊跷,潘得许大人推荐 不得不告别亲人,接手这烫手山芋 她一上任就把案子结了 得罪了漳州上下乃至京城的官员,美人娘娘省亲设局 小侯爷千里送靠山,恶鬼吃人,活人献祭 北姚南顾,两大顶
- 都市言情芯蓉未知
- 最新章:第8章
- 聊斋志异-胡四娘
- 其他综合顽童本色未知
- 最新章:【】(7)完
- 农家良田:娘子要发家
- /
- 历史军事七月未知
- 追夫之四 娘子有理
- 听说她的未婚夫要聘请女夫子来教导他的女儿 哈哈,真是天助她也,她正苦无机会混到他身边 就算得过关斩将,她也一定要应征到这个职位 啧,她原以为会困难重重,结果根本没有别的竞争者 因为光是他脸上的那道疤,就足以把许多人给吓跑 幸好她的胆子超大,可以顺利得到这份工作 而面对他女儿丢来的一波波惊喜 她更是兵
- 其他综合若欢未知
- 最新章:第十章【全书完】
- 赵媛媛和家公王老汉
- 言情小说《媛起媛灭,非常好看值得推荐。儿媳妇赵媛媛长得很漂亮,因为是个小学教师的缘故,看起来端庄正派,但她总喜欢穿一件紧身牛仔裤,走路的时候,我叫王老汉,也叫王叔,毕竟是跟我辈分有别,我也只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幻想一下而已,但没想到的是,机会终于来了。
- 其他综合赵媛媛小说媛起媛灭未知
- 最新章:第11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