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言少叙,书归正传。
在得知小白被抓去了城北后,赵四郎忙跑去央求他爹套车去城北救狗。
赵四娘暗自翻了个白眼,很不厚道地吐槽道:得!上回被人家偷了碗里的饭食,这回怕是要变成人家碗里的饭食了。
她深深觉得,一条看家狗混成这样,也是够了。
不过鄙视归鄙视,她倒想去看看,是谁那么大胆,连她家的狗都敢偷!
于是她也搭上车,随着赵永忠父子俩一道去了。
因为前来报信儿的褚小楼有说过,他发现隔壁的丁家小子偷了小白后,就立刻请和他家交好的朱老爹上门交涉去了,小白应该不会有危险。所以赵永忠并没有将马车赶得太快,毕竟城北的道路大多坑坑洼洼,赶得太快的话,不舒服是其一,还容易出危险。
就在赵四娘坐在缓缓前行的马车上,看着沿途的矮屋倒墙,感叹着不过半城之隔却是两个世界时,忽然,她看到了一个“故人”。
不应该,不应该呀!一定是我看的方式不对,要么就是看错了人,要么就是看错了衣服。这人和这衣服明显画风不搭呀!
知恩图报的褚小楼一看到东家小姐两眼直勾勾地盯着路边,又是摇头又是晃脑,一脸不可思议。单纯的他以为小姐好奇那儿发生了啥事儿,忙热心地解惑道:“那是钟捕快和江捕快,他们是来这一带办案的。”
“捕快?还真是姓江的?!你是说那个矮个子吗?”赵四娘连珠炮似的发问道。
看到褚小楼很肯定地点了点头,赵四娘感受到来自这个世界满满的恶意——维护正义的捕快居然兼职干要人性命的水匪!
“小云,那个捕快大哥手上拿的是稻草人吗?”和赵四娘关注的重点不一样,赵四娘关注的是人,赵四郎则关注人家手上的东西。
“嗯,而且是穿着白衣服的稻草人呢!”说到这儿,褚小楼放低声音,很神秘地说道:“东家,你们听说了吗?城西有好几个大户人家的小姐都丢了。据说就是白衣人劫走的呢!”
“那这和穿白衣服的稻草人有啥关系吗?”好奇宝宝赵四郎又问道。
估计是看赵四娘一家人都很亲切,之前还不敢多说的褚小楼不再那么胆怯,露出了他嘴碎的真性,细细说道:“关系大着呢!这两个月已经丢了四位小姐了。前三位还算好,只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可这第四位前几天见尸了,就扔在这条路边上。嘶。那样子可惨了!这下一来,就把府台大人都给惊动了,他天天催着捕快们早点破案。可这案子哪是那么好破的?大伙儿都说,那贼敢在夜里穿白衣服,就说明是有真本事的,一般人可逮不着……”
赵四娘心说,好吧,你扯了半天,咱还是没听出来这和白衣稻草人有毛线关系。
巴拉巴拉说了半天后,褚小楼终于讲到了正题:“所以要扎稻草人。在它身上贴上诅咒,摆在发现小姐的地方,说不定那贼看了就会去衙门认罪了。”
“啥符咒这么灵?”赵四娘一家三口齐声问道。
褚小楼纠正道:“不是符咒,是诅咒。稻草人上用白纸贴着呢,‘你要是不去投案,祖宗八代就不得好死。’”
“……”
好吧,都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这幽都的捕快办起案来也是大大地不同于别地呀!
三个乡下人表示受教了。
行不多时,就到了褚小楼的家。
赵四娘原以为还有费一番周章。才能把狗要得回来。谁知车刚停下,就有热心的乡亲把小白抱了过来,亲自送到了赵四郎手上。
咦?听褚小楼说,住他家隔壁的丁家可不是什么善与之辈。远的不说。丁家小子先前都被褚小楼逮到现行了,可丁家就是不肯乖乖把狗交出来。怎么这会儿丁家就老实了呢?
赵四娘父女仨走进一看,就明白缘故了——原来丁家院子里聚了好多人,再仔细一看,这些人多半是些老人和孩子,估计他们常在百味堂吃饭。听说丁家昧了百味堂东家的狗,就跑来相助了。
尽管大多是些老弱,可这么多人一起涌进杨家那狭小的院子,破坏力也是很强的。如今整个院子里一片狼藉,中间那块小菜地里种着的小青菜已经基本被踏平了。
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正躲在一个六十来岁的老妇人的背后,看到赵四娘一行进门后,忍不住哆嗦了一下——估计就是那传说中的偷狗贼了。
“有钱就了不起啦?有钱就可以随便欺负人啦?咱老丁家是造了啥孽哟,都被人家打上门来了呀!天啊,老太婆我不活咯……”
在那老妇人一阵阵刺穿人耳膜的凄厉哭喊中,赵四娘只觉得头皮发麻。她甚至有种错觉,不是丁家偷了她家的狗,而是自家把人家的祖坟给挖了。
不光是赵四娘,就连赵永忠父子两个大老爷们儿,看到那老妇人就地打起了滚来,也觉得扛不住——天啊,府城就是多人才啊,居然还有比我娘(奶)战斗力还强的!
在耳背之前,赵四娘赶紧给父兄使了个眼色——撤!
倒不是赵四娘胆小怕事,看到人家那么强悍就认了怂,连句理论的话都不敢讲。而是赵四娘认为,所谓道理,你只能跟讲道理的人去讲,丁家这位老太太显然不属于这一类,跟她理论是完全没有用的。既然如此,又何必和她多费口舌呢?
其实,看到小白安然无恙,赵四娘家已不想多做计较。如今见丁家反应这么大,再一看他家也乱成一团,也算是得到了教训了。素来宽容待人的一家人都同意息事宁人,统统转身就往外走去。
就在躺在地上的杨钱氏看到赵四娘一家“败退”,心里头正沾沾自喜,开始缓缓爬起身来时,这一带的里正张老爷子匆匆赶了过来。
尽管听说赵四娘家和城北这些居民一样,也是外来户,还是刚来没多久的。可她家所开的百味堂离这儿不远,特别照顾的四个辖区中就有他们柳枝坊在内。对附近的众多乡邻有着很大的影响。
先不说别的,张老爷子光证明就开了五十来张,也就是说他所管辖这的这一带,有五十来个百姓受过赵四娘家的恩惠。再者。百味堂里一共用了九个人,其中四个是他们这儿的,这就又解决了三四家的生计问题。
如今赵四娘家被属于柳枝坊的丁家欺负到了家,他要是不站出来给个说法,以后还怎么堂堂正正地在这一带主持公道。再往坏处想。要是赵四娘家恼了丁家,连带着恼上他们柳枝坊,决定不再给那五十几个老人孩子供饭,或是撤了百味堂里本地出身的伙计,少说也有半数人家会闹翻天。这样一来,他这里正也不用干了。
“赵老爷,实在是对不住。咱这儿出了这种东西,说到底,还是我这做里正的没管好。叨唠您同少爷小姐跑了这一趟,我在这儿给您赔不是了。”说罢。张老爷子就朝赵永忠深深作了个揖。
张老爷子可比赵永忠他爹年纪还大,赵永忠如何能受他的礼,忙还了个礼。
赵四娘见他爹和这儿的里正你来我往的,暗暗好笑。
她当然知道这位张里正为何如此客气,便直截了当地说道,不再追究丁家的责任,也绝不会因此影响百味堂的运营。
临行之前,赵四娘又道:“对了,张爷爷,咱家在城西的铺子打算从下个月起加做晚市。这就需要增加人手。另外,城西春华堂也有意再招一批伙计。咱们看这附近的乡亲们大多吃苦耐劳,就还想从这儿招人。您是这一带的里正,德高望重。就麻烦你帮我四处问问,有没有乡亲愿意来干的。”
听说百味堂的东家来了,接着里正也来了,住这附近的居民不管有没有受过赵四娘家的恩惠,但凡在家的都过来了。因而赵四娘所说的话,可不止张老爷子一人听见了。基本上大家都听见了,她话音还未落,四周就响起一阵欢呼声。
城西那富贵地方的伙计待遇他们中很多人可能不大清楚,可他们都知道在百味堂里哪怕是做最轻省的打汤、收盘子这种活计,一天都能得三十个大钱,另外还包两顿油水十足的饭食,这可比在其他地方拼命给人家洗衣服、卖死力气好太多了。如今赵四娘家又肯给他们机会,怎么不让他们兴奋呢?
赵四娘看了看忽然扩大了好几倍的人群,提了提嗓子道:“要是有意的话,这个月十八下晌就来趟百味堂,咱们见个面,好好谈谈。”
人群中当即传来了一片应和声。
赵四娘家就这么干脆地走了,丝毫没有为难丁家。
可她家肯轻轻放过,里正却觉得过意不去,乡亲们也觉得过意不去,于是人群并没有立即散去。
要说这丁家是和几户同乡一起自外面逃荒而来的,搬来也没几个月。一家人一共七口——六十多岁的老太太,三十来岁的夫妇和他们二十出头的大儿子以及十来岁的小儿子。此外,还有个靠二十岁的媳妇子,约莫是他家大儿子的童养媳,总是见她领着个六七岁的小孩子干着永远都干不完的活儿,从来脸上不是青着就是紫着。
按理说,丁家初来乍到,家中人口也不算太多,应当不怎么招人注意才是。可一来,这户人家打童养媳打得特别狠,虽说童养媳就是挨打受累的命,附近也不乏责打童养媳的人家,但从没像他家那样往死里打的,三天两头就会从他家隐约传出一些凄厉的痛哭声和求饶声。二来,自从他家来了之后,街坊四邻不是没了只狗,就是少了只鸡,甚至听说还有丢了钱的。虽说除开这次,之前还没被人家抓过现行。可这丁家人吧,老太太呆在家里不干活,小儿子和他娘一个德行,镇日四处闲逛。大儿子更不着调儿,十里八乡哪儿有赌局哪儿就有他。家里就靠孩子他爹隔三差五给人去当短工,还有童养媳拼死浆洗衣服来维持生计。按理说,所赚的钱能勉强糊个口就了不起了,可偏偏他家里老是传出肉香来,这就不能不让人怀疑了。
这一回丁家小子被抓了正行,同时也就印证了别人对他家的猜测。那几个失窃过的人家首先就站了出来,要求丁家交出赃物或是予以赔偿。
杨钱氏见势不妙,就打算故技重施。
只可惜这些失主都没有赵四娘家那么宽容的心,个个都打算较真到底。毕竟住在城北的人家手头都很拮据,丢些鸡狗对富贵人家不算什么,对他们来说却是一笔很大的财富。
于是,几个壮实的妇人也不多啰嗦,直接把在地上打滚的杨钱氏给按住,先是堵住她那张不断发出嚎叫的嘴,紧接着就找来绳子把她给捆了。原想把那丁家小子一块儿给办了的,可一转眼的工夫,那小子就独个儿跑了。
没抓住倒也罢了,失主也不多耽搁,就直接进屋去了。赃物估计是寻不回来了,这不要紧,咱就拿其他东西来抵,很快屋里就传来了翻箱倒柜的声响。
说实话,但凡失窃案件,都讲究个捉贼拿赃。既然当时没能拿住现行,如今又没有真凭实据,就不好进人家家里随便乱搜,更不好随便拿人家东西。平常时候,里正就该站出去阻止这一过激行径。
不过今天,不管是里正,还是其他乡邻,一点想管的意思都没有,就眼睁睁看着失主们把丁家翻了个底朝天,心里头的那团火气才稍稍消了一点。
大伙儿的气是消了,可这户丁家人憋了一肚子闷气又该找谁发泄呢?不消说,遭罪的自然是他家那童养媳了。
可怜小杨氏蹲在河边洗了一天衣裳,累得都直不起腰来。及至傍晚,得赶回去烧饭的她抱着满满一盆衣裳匆匆跑回来,刚走进丁家大门就被杨钱氏扇了个巴掌。别看杨钱氏老太太一个,手劲儿特别大,一巴掌就把小杨氏连人带盆掀翻在地。这还不算,一肚子火的她还用她那异常有力的小脚去踩倒地不起的小杨氏,还专拣人家脆弱的地方猛踹。不一会儿,小杨氏就发出憋闷的呜咽声。
若是可以,小杨氏也想高声痛哭一场,奈何她的孩子就在不远处瑟瑟发抖。她这无能的娘亲不能带着孩子走出丁家这个吃人的地方,就只有尽量不发出悲声,免得孩子会忍不住扑过来救她。
唉,她的孩子委实不像丁家人,太过善良孝顺。尽管她再三告诫说,不许在她挨打时靠过来,可孩子总往她这儿扑,想用他幼小的身躯为娘亲挡住残酷的狂风暴雨,每每挨打都不改初心。
小杨氏有这份慈母心肠,可杨钱氏对待一脉相传的玄孙却没有丝毫的怜惜之情。即便玄孙再怎么苦求,她都不会手软,火气上来了连着玄孙一起打那也是常有的事儿,此时尤其恼怒的她就更不会手软了。一时间,小杨氏再怎么善于忍痛也承受不住了,呼痛声渐渐大了起来。其间还夹杂着小孩子撕心裂肺的痛哭声,让人听着尤为不忍。(未完待续。)
小说推荐
- 黄四娘家花满蹊
- 种田文,老年期爱情 穿越成更年期的老寡妇 鱼尾纹,双下巴,水桶腰,粗大腿 看着像十足的贵妇,过得却是家徒四壁的生活 好在,老寡妇也有春天…
- 都市言情芒鞋女未知
- 最新章:分卷阅读4
- 老赵这一家
- 来到卧室,刘芸抱住公公就亲了上来,双手不断抚摸着公公的后背「乖媳妇,我爱死你了」看到儿媳如此的动情,老赵也非常兴奋的回吻 一手抓住儿媳妇的奶子,用力的揉捏,一手搂住儿媳妇的屁股上来回抚动 同时挺动腹部隔着衣服,用勃起的肉棒用力的在儿媳不断迎凑上来的蜜穴上摩擦 着,每一次摩擦都让两人快感连连。
- 其他综合小强未知
- 最新章:(04)
- 赵氏嫡女赵姝玉
- 其他综合一蓑烟雨未知
- 最新章:【后记】
- 娘娘你家王爷求上位
- 天朝有个摄政王,武能治国安邦,文能执掌朝事,惊才绝艳,无所不能。摄政王府有个极品王妃,琴棋书画一窍不通,吃喝玩乐样样在行。对外,他说,我家王妃年少无知,在很多地方还需要好好学习,有得罪之处,还请诸位见谅。对内,他慢条厮理“爷答应了满朝文武,要好好教育王妃“教…育”某王轻扬唇角,媚惑的桃花眼半眯着“循
- 都市言情黑心蔬菜未知
- 俏娇娘 卷四
- 不过,总是件大喜事,尤其这个爹可是冀州首富 往后吃香喝辣,八辈儿都不愁 漳州有个知县刚上任就被人毒死了 因牵扯众多,又实在蹊跷,潘得许大人推荐 不得不告别亲人,接手这烫手山芋 她一上任就把案子结了 得罪了漳州上下乃至京城的官员,美人娘娘省亲设局 小侯爷千里送靠山,恶鬼吃人,活人献祭 北姚南顾,两大顶
- 都市言情芯蓉未知
- 最新章:第8章
- 聊斋志异-胡四娘
- 其他综合顽童本色未知
- 最新章:【】(7)完
- 农家良田:娘子要发家
- /
- 历史军事七月未知
- 追夫之四 娘子有理
- 听说她的未婚夫要聘请女夫子来教导他的女儿 哈哈,真是天助她也,她正苦无机会混到他身边 就算得过关斩将,她也一定要应征到这个职位 啧,她原以为会困难重重,结果根本没有别的竞争者 因为光是他脸上的那道疤,就足以把许多人给吓跑 幸好她的胆子超大,可以顺利得到这份工作 而面对他女儿丢来的一波波惊喜 她更是兵
- 其他综合若欢未知
- 最新章:第十章【全书完】
- 赵媛媛和家公王老汉
- 言情小说《媛起媛灭,非常好看值得推荐。儿媳妇赵媛媛长得很漂亮,因为是个小学教师的缘故,看起来端庄正派,但她总喜欢穿一件紧身牛仔裤,走路的时候,我叫王老汉,也叫王叔,毕竟是跟我辈分有别,我也只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幻想一下而已,但没想到的是,机会终于来了。
- 其他综合赵媛媛小说媛起媛灭未知
- 最新章:第11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