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云熙深夜于江上遇刺,危急关头有方瑾玉挡了这一下。紧接着燕灼华一行人正巧赶到,行刺之人见势不妙,便都跳水游走。
此时已近雾丘渡口,迷雾笼着渡口,月色下更显凄迷。
燕灼华在羽林军护卫下,与燕云熙在渡口旅店汇合;她二人不曾表明身份,便不好传召地方官员来查问。
雾丘渡口已是入了南安地界。
燕灼华便派人去将此间事知会宋元澈一声。
自那日太子岩中,大腿被戳了个血窟窿之后,宋元澈倒当真乖觉起来;不管是在陆路,还是水路,都远远跟在燕灼华后面——既不出现在她视线之内,又确保能被羽林军查探到位置。
燕灼华也不管他是真乖觉了,还是暂时蛰伏了,走水路这两日她真是见识了另一个世界。
湄江两岸尽是烟花风月之地,船行江中,除了两岸的笑闹之声,便是江中画舫里也常有令人脸红心跳的动静。
过十字渡口之时,黑黑戈及将那方洗干净了的丝帕给燕灼华带回来——正是她要求的。
燕灼华那会儿正在后舱,看丹珠儿与绿檀学新鲜,烤鱼戏耍。她接过那方丝帕来,看了看的确是自己留下的那一方,便就手一丢,抛到了正烤着银鱼的火苗上。
火苗顿时蓝亮了一瞬,那方丝帕就渐渐蜷缩化为了灰烬。
十七守在一旁,嗅到烧焦的气味,敏感地站直了身体——他原本就站的笔直,这下更是要绷成一本松柏。
他现在视力渐渐恢复,虽然还不能看清楚,但却已经能看到光亮,分辨出模糊的色彩了。
他知道,那个红色模糊的身影就是燕灼华。
燕灼华看了他一眼,却见十七本能地离火架远了些。燕灼华见他在摇晃的船上,走起路来却如履平地,想到自己虽然自幼习武,却总是下盘不稳,不禁心生羡慕,一时起了捉弄之意。等他走近了,她便探身捉住他手臂,身体向下一坠,要让他摔一跤。
十七不明所以,只稳稳托住她胳膊,不让她坠下去,嘴唇翕动了几下,却也没有说话。
燕灼华见他这样,便有些泄气。捉弄人的时候,对方都不知道你在捉弄他——又有什么趣儿?她正待放开手来,忽听左侧驶过的画舫中,传出女子又娇又媚的呻·吟声来。
燕灼华一愣,对着众婢女与随从,登时有些尴尬不知该如何反应;却见十七也正侧耳倾听那动静,神色间似乎有些迷茫。
燕灼华立时清了清嗓子,将手抽回来,却就势在他小臂上看似随意得拍打了一下。
十七一怔,回过神来,手还保持着托举的姿势,手心却是已经空了。
***
宋元澈接到消息,倒是派了个熟悉南安情况的幕僚过来——大约也是他此刻腿伤未愈,不方便行动。
那幕僚只道:“这湄江、清江两地,多为声色犬马之所,也是前朝留下来的坏风气。水路上的匪盗也多,多半是冲着有钱的富商去的。”
修鸿哲在一旁听着,却依稀记得自己赶到时,最后跃入水中的那个矮小身影似乎有些眼熟。他直觉此事并非寻常水匪劫财,一时却也不好追查,便暂且记在心头。
燕云熙只在一旁懒散听着,也并未说什么,只最后向燕灼华开口,借了药王的关门弟子黑黑戈及一用。
燕灼华早已听丹珠儿这个“包打听”说了来龙去脉,倒也对那个挺身护主的男·宠颇为赞许,自然没有不答应的。
然而方瑾玉受的这伤,当胸那一下有骨头挡着倒没有大碍,反倒是被刀尾扫到的脸上颇有些麻烦。
据黑黑戈及说,这已是破了相;就算再怎么医治,也只能让那道横跨整个脸颊的疤痕浅一些罢了。
燕云熙得知后,沉默了半响,便要随从将方瑾玉送去大都的庄子里;这便是不再要他随性的意思了。
方瑾玉第二日自昏迷中醒来,得知此事后,却一定要见燕云熙。
闹得不可开交。
暂住的旅店就那么大,燕灼华自然也知道了,听丹珠儿学话说,“云熙郡主要身边的近侍去说给那方瑾玉听,说、说‘我原本欢喜的也只是你这张脸罢了’。”
燕灼华听罢,虽然与方瑾玉地位可谓云泥之别,却也不禁为之唏嘘;然而到底是堂姐的私事,又并不是要将人弃之不管,她也就不好插手。
一行人在雾丘渡口暂住休整了一日半,宋家便来迎接了。
宋家长房老爷子宋长康亲自来迎接,礼节备至,又称安排下了筵席,要请长公主殿下赏光。
燕灼华倒觉得意外,这宋长康与她想象中很不同。她以为这种世家的老爷子,都是一副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清高的样子,就像宋元澈那样。虽然宋元澈也没说过什么失礼的话,但就是举手投足间,让人感到好像低了他一等似的。眼前这宋长康,白胡子一把,人却圆滑得很,场面话也说得很好听。
舍千子却在旁一直提醒,请燕灼华既然到了南安,该先去灵泉寺还愿,才是诚心,才不会让病情反复。
燕灼华不信这些,认为是无稽之谈;只是她对于宋家人亲自安排的筵席总有几分警惕,能不去总是不去为妙,便用了舍千子这个借口,言称要先去灵泉寺还愿。于是便派朱玛尔去请堂姐云熙郡主同往。倒不是燕灼华想与燕云熙一起去,而是怕母后又担心,只好遵照母后的意思,让燕云熙陪同。若要燕灼华自己来选,她现下还真有点招架不住这位奔放的堂姐——尤其是当她同那几个美少年举止亲密的时候。
燕云熙好似也明白燕灼华这“请”的言不由衷,遣了一个三十余岁的仆妇来,说“郡主已经安寝”。
燕灼华看看大亮的天光,再看看面无表情的仆妇,这个叫什么来着……“白日宣淫”?
灵泉寺却在南安城外,一个不起眼的小寺庙。
此刻因为要迎接长公主殿下,灵泉寺周围遍布护卫,半数是城防上的人,半数是宋家的家丁。南安最大也最显赫的世家便是宋家,若是长公主在南安地界上出了什么事儿,那远在大都的宋元澈父子也落不到好下场。是以,宋家这次倒比朝廷的官还要看重燕灼华的安全问题。
燕灼华此前不愿去宋家安排的筵席,却是小人之心了。
人往往会在自以为准备周全的地方马失前蹄。
燕灼华进了小而破旧的灵泉寺,给那泥胎木塑的佛像上了一炷香,又借由宋家的金库满足了舍千子的愿望——舍了两千两,用于灵泉寺修缮。至此,一切进行得异常顺利。
顺利的就好似暴风雨前的平静。
燕灼华离开灵泉寺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一轮血红色的太阳坠在山腰。她乘上来时的马车,准备离开;丹珠儿和朱玛尔跟在后面的马车里,而十七则坐在她这驾马车的车辕上。
异变陡生之时,燕灼华正歪在马车里的靠枕上,盘算着要怎么把宋家长房和二房分开击破。马车冲出山道的时候,她甚至没有察觉到异常;直到马车冲过山隘,往下摔落的时候,骤然袭来的失重感才让她猛地坐直了身体,攥紧了车窗。
一切发生的太快,尽管四周有重重的守卫,尽管身后的马车上就坐着燕灼华的婢女——却全都在马在半空中发出嘶鸣之时,才反应过来要行动。
可是——怎么行动?
那辆载着长公主殿下的马车,已经径直落下山崖,消失于苍莽群山之中。
朝廷护卫迅速禀报首领,宋家家丁也立即传讯,朱玛尔却阴着脸研究着地上安置的行刺机关,只有丹珠儿乱作一团,抱着脑袋嚷着“天哪,殿下要怎么办?她身边一个人都没有……”她不敢去想更糟的可能,从这么高的山崖上跌落下去,还可能生还么?若是长公主殿下有个三长两短,那等待她们的会是什么结局?她的声音里已经带了哭腔。
黄昏已近尾声,黑夜马上就要来临。
万人担心的长公主殿下,此刻却正被十七安稳护在怀中。
小说推荐
- 重生之长公主
- 高傲如她,怎能忍受,属于自己的宠爱和地位全部被自己的贴身侍女夺去 机关算尽,却换不回那个男人回望一眼 生死之际,拼死保护她的竟是她恨到极致的贴身侍女“你永远是我的公主殿下”弥留之际,这是她听过的最诚挚的话语 重生回来,往事就像是一场笑话 贴身侍女,自然要好好藏着宠爱的 至于那个男人,有多远死多远。
- 都市言情洬未知
- 最新章:分卷阅读14
- 重生镇国长公主
- 《重生镇国长公主》是赵十一月精心创作的修真小说,笔趣阁实时更新重生镇国长公主最新章节并且提供无弹窗阅读,书友所发表的重生镇国长公主评论,并不代表笔趣阁赞同或者支持重生镇国长公主读者的观点。
- 仙侠修真赵十一月未知
- 最新章:132
- 重生之长公主要你死
- 2013-9-910:04上传晋江VIP9.8日完结文案女主上一世惨死后重生,立誓要报仇但是不经意间竟然发现了很多秘密但是这并不妨碍女主报仇长公主要你死,你必须死不死,就整死!内容标签报仇雪恨宫廷侯爵乔装改扮阴差阳错搜索关键字主角景岚┃配角欧阳君悦,于沐,玲珑,于笑,贡黎┃其它╭我坐等我的菊花不见。
- 都市言情受性大发未知
- 皇长公主-长宁传
- 她,原本该是集万千宠爱於一身的公主却在出生的那天,克死自己的母妃一步步的被迫卷入.
- 都市言情长宁未知
- 最新章:1.长乐安宁
- 重生之嫡长雍主
- 滕辉月作为元徵朝最尊贵的文子,深受太后外祖母、皇帝舅舅、公主娘亲、国公父亲、太子夫君的宠爱,最终却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场,罪魁祸首居然是夫君的弟弟,他的小叔子
- 都市言情雅寐未知
- 最新章:分节阅读_100
- 重生之朝阳公主
- 重活一世,百里水月发誓再也不要像上一世一样被猪油蒙了心 放着整片原始森林不要,干嘛非要一颗歪脖子树 本文女强男强。
- 都市言情百里兰心未知
- 重生之初怀公主
- 大燕优秀国家干部镇国公主侯昭身为帝后掌珠,却把自己的生活过得一团糟,二十几岁便芳华早逝。今生,她重新回到童年之时,力挽狂澜,扶社稷,逐远敌,一手缔造大燕的盛世。不过,她也有烦心的事情,一切重来,上辈子的表哥夫君是不能选了,那自己命中注定的姻缘到底在哪里呢?本文将于2月16日周五倒V,倒过的读者请勿重
- 都市言情修多罗藏未知
- 最新章:第1章 天骄
- 重生之公主难为
- 黎玥穿越一次,重生一次,皆是英年早逝 作为一个经历了一次穿越两次重生的人,她的人生就像多选项游戏一样一波三折 第一次,她选择了恋爱线,然后打出了天降系不如青梅竹马的be结局 第二次,她选择了单身线,然后打出了邻国来犯国破家亡的be结局 于是在第三次开始的时候,黎玥立志打出一个寿终正寝的he结局 却在
- 都市言情乌年未知
- 重生之公主明珠
- 她本是受尽宠爱的大梁国嫡公主,却不曾想,有朝一日,引狼入室,错把豺狼当了良人 大梁史记鸿禧元年,永安公主谢明珠,于新婚之夜自焚,殁,年仅二八 再次睁眼,时间倒回到正乾三年 五岁 父皇母后健在,两位长兄健在 她变回了那个被捧在手心里疼宠的嫡公主 而不是自焚于黄国公府的新嫁娘 这一世,谢明珠发誓,誓要黄
- 女生最爱九喵未知
- 最新章:第十章 阻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