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内。
秦怀道面对王玄策的疑惑,却满意笑了:“你看到问题关键,很不错,价格便宜只是为了吸引人过来购买,这损失的三成我们补上,卖多少,咱们补多少,没卖完的咱们按售价回收,但不补差价,避免百姓不用心贩卖,等着回收。”
“这倒是个好办法,谁都想多赚点,不过,最终肯定有不少卖不出去,咱们回收过来是否有用途?”
“让人做成干菜,运去汉州,必能大赚一笔,汉州缺少青菜,这一来一去,补贴的三成全部回来,还能有些盈余。”
“下官明白了。”王玄策恍然大悟,但转念一想,追问道:“可咱们补贴三成,是不是太多了?汉王此举是否还有别的深意?”
“哈哈哈!”
秦怀道笑起来,心情大好,看看,这就是人才,跟这种人聊天就是轻松,解释道:“本王的代银凭证听说过没?”
“听说过,下官还收藏了几张。”
“听说过就好,你记住一点,集市内购买任何物品只能用凭证购买,能看出其中奥秘了吗?”秦怀道存了考校之心。
王玄策蹙眉思索。
秦怀道也不打扰,泡茶,自斟自饮,耐心等候,想看看这个一人灭一国的人物倒地有多少本事。
没多久,王玄策忽然眼睛一亮,一脸明悟,由衷敬佩道:“高,汉王此举实在是高,用凭证购买可少三成价,商贾就可以过来大批采购,再拉去西市贩卖,赚取这三成利润,商贾要大批采购,就必须要有凭证,而凭证是汉王印制而成,要多少可以印多少,下官大胆猜测,汉王的真正目的是推广凭证吧?只是,这凭证又如何盈利?下官才疏学浅,还请汉王解惑。”
“你肯看到这一点就很不错了。”秦怀道赞道,这个时代的人哪儿见过金融战?哪儿知道什么叫货币霸权?但解释起来太麻烦,想了想,反道:“玄策,你说这天底下谁最有钱?”
“当然是世家,门阀和豪族。”
“他们怎么赚钱?”
“田地被朝中严令不允许交易,只能靠贩卖,行商贾之道。”
“可要是本王的东西比他们便宜,老百姓都不去买呢?”
“嘶——”
王玄策再次陷入沉思之中。
秦怀道笑而不语,继续品茶等候。
这一次,王玄策想的时间有些长,忽然赞叹道:“汉王,下官有些明白了,咱们东西便宜,他们的东西就卖不出去,自然赚不到钱,但长安百姓都习惯了凭证,毕竟凭证携带方便,采购又便宜,简直深入人心,那他们的银子就成了一堆破铜烂铁,不,天下有钱人的银子都会成为破铜烂铁。”
说到这儿王玄策倒吸一口冷气。
这哪儿是不亚于十万雄兵,简直堪比百万雄兵啊。
这么一来,天下人只认凭证,不认银子,世家、豪门还算个屁?
这是掘天下世家、豪门的根啊。
忽然,王玄策想到另一个办法,激动地问道:“汉王此法简直是神鬼莫测,骇人听闻,不过,世家、豪族可以用银子从民间收购凭证,虽然可能贵一些,但也不是没办法将银子全部变成凭证,到时候一眼可以采购,从中牟利。”
“不错,你能看到这一点,本王将此事交给你就放心了。”秦怀道心情大好,笑道:“可你想过没有,等他们收购一定数量凭证后,本王随便找个理由不卖东西给他们,岂不是一堆废纸?”
“嘶——”
王玄策暗自心惊,替那些世家、豪族默哀一秒,得罪谁不好,偏偏得罪汉王?
秦怀道继续说道:“凭证是咱们的,世家、豪族拿银子收购,百姓得了实惠,就会加大购买力度,最终还是咱们赚,还有,凭证的威力可不是这点,还有很多,你以后慢慢体会,只需记住一点,集市的目的是将凭证推广出去,越多越好。”
货币战争太复杂,金融霸气太可怕,加上对王玄策的了解还不够,秦怀道不敢讲太多,太深,走着看吧。
“下官谨记!”王玄策激动地说道,隐隐感觉到自己掌握了一种利器,一种可以干掉千百年世家、豪门的大杀器。
“还有一点,今天在长安城游逛,看到不少流民,还有很多百姓家中小孩无事可做,满大街瞎跑,把这些人组织起来,安排在集市,帮有需要的人送货,送一趟咱们给些凭证,一来可以加大凭证推广,二来帮一把生活艰难的百姓,三来吸引更多人过来采购。”
“这个办法太好,汉王仁义!”王玄策眼睛一亮,赞叹道,想到什么,脸色微变,提醒道:“可是,一旦人多,无事可做,容易生乱。”
“无妨,你先组织,本王另有安排,这个回头再跟你讲,先去住所看看是否满意,嫂夫人恐怕已经在担心了。”秦怀道笑道,结束谈话。
开玩笑,人多没事做?
快递、跑腿了解一下?
这才是秦怀道最想做的,也是垄断的大杀器,既然和山东世家、江南士族开战,当然要炮火连天,不死不休。
王玄策感觉打开了一个新世界大门,如痴如醉,还想谈下去,但见秦怀道起身,知道后面的话可震骇人心,手段更深不可测,没好再问。
两人走出书房,来到院门口,正好荷儿回来。
“可安顿妥当?”秦怀道问道。
“已经安顿好,一切生活用品都是新的,让人送了些粮食过去,如有需要,还请王大人直言。”荷儿说着看向王玄策。
“多谢王妃照顾,下官惶恐。”王玄策感激地说道。
秦怀道笑道:“对了,想必你也有一些同乡好友在长安,愿意来的都过来,以后跟着你干,此事重大,身边每个人不行,至于待遇,翻倍就是。”
“多谢汉王!”王玄策郑重作揖,心中满是感动,让自己组班子,这是何等的信任和重托,这份礼遇比山高。
“去吧!”秦怀道笑道。
荷儿让人带路,送王玄策过去,等离开一段距离后问道:“少主如此重视和信任,想必此人有大才吧?”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有没有大才你很快就会知道,对了,接下来他会用到银子,正好有一笔罚金会送过来,留给他备用,不够再给。”
“荷儿记下了!”
“外面风大,进屋吧。”
秦怀道说着脱下外衣披在荷儿身上,极尽温柔,深情。
荷儿满脸是笑,温暖,满足。
王玄策跟着来到住所也满是感动,青砖瓦房,一个大院子,房间也不小,一层就有一厅三室,上下两层,还带厨房、厕所,青石板地面,宽敞,干净,顿生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触。
“郎君!”一名清丽女子牵着一名小孩过来,一边说道:“荷儿王妃说这套院子价值二十贯,按秦家庄的规矩从俸禄里扣,每月扣一点,扣二十年,也可以一次性付清,付清后院子就是咱们的了。”
“才二十贯?”王玄策震惊地问道。
“是啊,才二十贯,同样的院子在长安城内没有几百贯拿不到,简直白送,荷儿王妃说了,秦家庄的院子只成本价卖给自己人,外人不行,听说还能免费入学,授课的都是朝中国公,重臣,这待遇简直和国子监一样,汉王这是将你当自己了。”清丽女子柔声说道。
王玄策从自己夫人眼中看到了满足,想到自己来长安一年多,却连个自己的住所都没有,那点俸禄也远远不够,现在却有了一套院子,虽说没提俸禄,但以汉王的仁义和大气,岂能低了?
忽然想到什么,王玄策说道:“汉王还帮忙找顾家要一千贯赔偿,如果真的兑现,咱们不要那一千贯,当房费,也算有个咱们自己的家了。”
“嗯!”清丽女子柔声点头。
“爹,娘,咱们真得有自己的家了吗?”小孩清脆的声音响起。
“真的,爹保证!”
“太好了,咱们终于有家咯。”小孩欢喜雀跃地跳着,笑着。
清理女子也温柔地笑着,看向王玄策的眼中有光。
王玄策看在眼里,心中满是愧疚,将妻儿拥在怀里,看向山顶方向,心中暗道:“汉王,大恩不言谢!”
小说推荐
- 贞观憨婿
- “陛下,管管你女婿韦憨子吧,他又要在东门外单挑那帮大臣”一个大臣跑到甘露殿对着李世民喊道“这个韦憨子,简直就是胡闹,传朕的口谕,不许在东门打架”李世民一脸愤怒的喊道“走,去西门,东门不能打”韦浩在东门对着那些大臣们喊道。
- 科幻灵异大眼小金鱼未知
- 最新章:第900章远征(全书完)
- 贞观唐钱
- 闪耀着不朽的容光,我愿意穿梭千年,去追寻曾经的方向,即使一夜灿烂,即使只有瞬间怒放。大唐总给我们留下太多遗憾,曾经的霸主犹如昙花一现。如果大唐流传千年,那我们的世界又会是怎样。从启示开始读哦。
- 历史军事小致命未知
- 最新章:1. 启示
- 贞观变革
- 【创世历史2018流派征文之附身流】参赛作品】莫舒宇怎么也想不到,出个车祸却发现自己来到了大唐,而且正好穿越到了玄武门之变时期的临湖殿。尉迟恭本来来不及救李世民,刚好莫舒宇看到了就跟李元吉唠了句嗑,李元吉起身踢了莫舒宇一脚,从而救了李世民一命。从此莫舒宇和李世民过上了没羞没躁的生活。不对,是和李世民
- 历史军事戒笔1未知
- 最新章:第1章 玄武门惊变
- 贞观纵横
- 隋末唐初,孤儿李承言穿越成为李世民并不存在的长子李承言,因兵戈,与父母分离,机缘巧合之下,云梦山中被第二代鬼谷子所救,鬼谷学艺十五载,一经出事风云变 温文尔雅的李承乾,聪明的李泰,高贵的长孙皇后,开启只属于我的大唐盛世!
- 历史军事半纸文章未知
- 贞观祸害
- 贞观四年,一代祸害横空穿越,成为一代贤相杜如晦的长子杜构,开始了没羞没臊的幸福生活 这是一个祸害闹出来的传奇故事 这是一个祸害玩出来的全新时代 这是一个祸害闯出来的盛世大唐 这是一本轻松搞笑种田文,在史书打扮的历史中信笔涂鸦 书友群640299482
- 历史军事行艺半步未知
- 贞观帝师
- 梦回贞观,一览千年,汉唐盛世何其傲然,却终究难逃国溃离散。异族的铁蹄踏碎长安,华夏涂炭。雕栏玉砌犹在,朱颜却改,此恨绵绵,何时可及?恨不能踏碎凌霄,乾坤倒转。也罢,便教我重回长安,以人为笔,书画三千卷,为盛唐续篇 我的大唐,没有遗憾。
- 历史军事石肆未知
- 最新章:第五章 《三字经》
- 贞观俗人
- 离玄武门之变只有三天了,秦琼却打算做个国之纯臣不参与其中,秦琅高呼这不是坑他吗?送上门的从龙之功怎么能不要,等事成之后再功成身退也不迟 到那时 做个俗人,不谈亏欠,不负遇见 做个俗人,贪财好色,放荡自由。
- 历史军事木子蓝色未知
- 最新章:第1359章 逼宫
- 贞观贤王
-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 历史军事大眼小金鱼未知
- 最新章:第997章大结局
- 贞观攻略
- 一闭眼,一睁眼,沧海桑田,却是横越千年时空,来到了贞观四年 人总归是要活下去的,苏宁也不例外,如此,便只有费尽心力,攻略贞观 所需之物,不用很多 穿越神机一只,助我知晓天下之事;三寸舌头一条,助我纵横庙堂之高;铁石心肠一副,助我驰骋万里山河;极厚脸皮一张,助我蔑视悠悠青史!
- 历史军事御炎未知
- 最新章:八百一十六 金庾信